苏轼在惠州的经历_诗词 苏东坡在广东惠州的诗词( 五 )


苏轼在惠州的故事 , 最好是作文写历史故事北宋绍圣元年(一○九四年) , 章恬任相 , 再度推行王安石的新法 。反对新法的苏轼便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被贬到惠州 。这一年的 十月二日  , 他以宁远军节度副使的身份南来 , 原来他以为粤东的惠州是蛮荒瘴疠之地 , 谁知下车伊始 , 一看山川风物 , 美不胜收 , 不禁高声赞美“海山葱茏气佳哉”!于是消除了政治上失意之感 , 表示“不辞长作岭南人” 。一住就住了三年 , 写下了一百九十多首诗词和数十篇散文序跋 。后来因为他写了“报道先生春睡美 , 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诗句 , 传到章恬耳里 , 章认为他的贬谪生活太闲适了 , 这才再贬到海南儋县 。
苏东坡在惠州居留的三年间 , 所谓“东坡居惠 , 勇于为义” , 他见惠州驻军无固定营房 , 杂居市内 , 对考百姓有干扰 , 建议建兵营三百座 。他对西湖的建设颇为热心:为了修筑“苏堤”和“六如亭” , 连身上的犀带也捐献了;还捐出大内赏赐的钱和黄金 , 资助道士邓守安建筑东新桥 , 资助和尚希固建筑西新桥和大堤 。更难得的是 , 他亲自与建筑民工为伍 , 巡视施工进度 , 监督施工开支 。因此到西桥竣工之日 , 他与全城父老共同庆祝 , 尽情欢宴了三日 。他常常月夜游丰湖 , 登合江楼、入逍遥堂 , 过丰乐桥 , 踏遍西湖山水 , 以至“达晓乃归” , 游兴是极酣的 。他月流连于唐代的泗州塔下 , 欣赏塔影平湖 , 写下了“一更山吐月 , 玉塔卧微澜”的名句 , 这“玉塔微澜”成为西湖十景乏一 。
苏东坡左惠州 , 也有一段伤心事 , 就是他的爱妾王朝云在这里病死 。朝云是浙江钱塘人 , 字子霞 , 为人聪敏 , 有见地 , 是东坡在杭州做官时里的歌姬 , 不识字 , 后已粗通文墨 , 学书 , “粗有楷法” 。东坡被贬时 , 姬妾相继离去 , 只有她随东坡二十三年 , 至死不渝 。死时只三十四岁 。她死后 , 东坡与楼霞寺僧葬她于寺旁的松林间 。传说朝云死后 , 东坡每晚仍梦见朝云回家给他的幼子哺乳 , 她每次回家 , 下衣总是湿漉漉的 , 问她何故 , 朝云说因要涉水过湖所致 。东坡梦醒后 , 于是在平湖与丰湖之间构筑起一道新堤 , 让朝云晚上不用涉水回家 , 这成了苏堤的来历 。
东坡在西湖三年 , 广泛地接触了各个阶层的群众 。由于他之大得人心 , 因此 , 西湖的许多建筑物留有纪念他的名字 , 如苏公桥(西新桥)、迟苏寺、东坡亭、东坡祠、苏堤、……甚至东坡肉 , 东坡扣肉、东坡酒家等 。
关于苏东坡被贬三次的故事1、被贬黄州
第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 因为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 , 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 , 再加上当时的他在文坛上地位很高 , 他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 , 这也就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 , 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强烈不满 , 他的政治对手将他所有诗词收集起来 , 成为在朝堂上攻击他的理由和借口 。
乌台 , 即御史台 。据《汉书·朱博传》记载 , 御史台中有柏树 , 乌鸦数千栖居其上 , 故称御史台为“乌台” , 亦称"柏台" 。乌台诗案 , 即御史台诗案 。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 。苏轼是被告 。
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 , 国子博士李宜 , 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 。他们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 , 要求处置苏轼 。这就引起了皇帝的不满之后被贬 。
2、被贬惠州
第二次是被贬惠州 , 但是这一次苏轼可以说是很无辜的 , 守旧派的领导人物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后 , 变法派抓住机会一度成为朝廷上的主导力量 , 守旧派因此被变法派大肆打压 , 苏轼也因为一贯所站的立场 , 再加上当时的他是元祐党人的领袖 , 被变法派全面打压 , 也再次被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