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写作技巧 古诗写作手法( 六 )


应怜履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 , 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 , 看到了满园春色 , 前后感情有个落差 , 前面遗憾 , 后面高兴 。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
16.叠词 为了表达的需要 , 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 , 这种修辞手法 , 叫做叠词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残秋和孤独的感情基调 , 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凄凉 。)
17.互文 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 , 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 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 。互文的形式常见的有当句互见和对句互见两种 。翻译时容易译错 , 应特别注意 。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正确翻译是:秦朝和汉朝的明月与关城 。容易误译为:秦朝的明月与汉朝的关城 。)
18.意象组合(蒙太奇式的画面组合)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 主要是指由镜头组接成生活的片断和场景 。场景随着剧情发展而时时在变化 , 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此首词出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9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不同景物意象 。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 , 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 , 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
19.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中国水墨画中纯用墨线、不着颜色来粗笔勾勒物象轮廓的一种笔法 。后借用于文学写作 , 指使用简练的笔墨 , 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工笔 , 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 , 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
梳洗罢 ,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 斜晖脉脉水悠悠 , 肠断白萍洲 。(《温庭筠<望江南))
(这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 , 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
此外 , 还有一些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格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等 , 在古诗词中也常常使用 , 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
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1.烘托
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 , 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大江东去 ,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夜鄜(lu2)州月 ,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 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 , 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 , 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 , 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 , 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 , 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 , 使物像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 ,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 作为陪衬 , 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 ,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也可以是物烘托物 , 如“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 , “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 , 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 , 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
2.用典
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 , 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
(1)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 , 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 。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 ,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 , 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 , 意在以魏尚自况 , 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 , 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 , 派人将自己召回 , 委以重任 。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 。在皖南事变后 , 周恩来愤笔疾书“同室操戈 , 相煎何急” , 这里明显化用了曹植《七步诗》里的句子:“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