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翻译|论语孟子两章翻译及原文( 二 )


【译文】
滕定公死了 , 太子对老师然友说:“上次在宋国的时候孟子和我谈了许多 , 我记在心里久久不忘 。今天不幸父亲去世 , 我想请您先去请教孟子 , 然后才办丧事 。”
然友便到邹国去向孟子请教 。
孟子说:“好得很啊!父母的丧事本来就应该尽心竭力 。曾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 , 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 , 依照礼节安葬他们 , 依照礼节祭把他们 , 就可以叫做孝了 。’诸侯的礼节 ,  我不曾专门学过 , 但却也听说过 。三年的丧期 , 穿着粗布做的孝服 , 喝稀粥 。从天子一直到老百姓 , 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的.”
然友回国报告了太子 , 太子便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 。滕国的父老官吏都不愿意 。他们说:“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历代君主没有这样实行过 , 我们自己的历代祖先也没有这样实行过 , 到了您这一代便改变祖先的做法 , 这是不应该的 。而且《志》上说过:‘丧礼 祭祖一律依照祖先的规矩 。’还说:‘道理就在于我们有所继承.’”
太子对然友说:‘我过去不曾做过什么学问 , 只喜欢跑马舞剑 。现在父老官吏们都对我实行三年丧礼不满 , 恐怕我处理不好这件大事 , 请您再去替我问问孟子吧!”
然友再次到邹国请教孟子 。孟子说:“要坚持这样做 , 不可以改变 。孔子说过:‘君王死了 , 太子把一切政务都交给家事代理 , 自己每天喝稀粥 。脸色深 黑 , 就临孝子之位便哭泣 , 大小官吏没有谁敢不悲哀 , 这是因为 太子亲自带头的缘故 。’在上位的人有什么喜好 , 下面的人一定就会喜好得更厉害 。领导人的德行是风 , 老百姓的德行是草 。草受 风吹 , 必然随风倒 。所以 , 这件事完全取决于太子 。”
然友回国报告了太子 。
太子说:“是啊 , 这件事确实取决于我 。”
于是太子在丧庐中住了五个月 , 没有颁布过任何命令和禁令 。大小官吏和同族的人都很赞成 , 认为太子知礼 。等到下葬的那一 天 , 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观看 , 太子面容的悲伤 , 哭泣的哀痛 , 使 前来吊丧的人都非常满意 。
【第三篇】劳心者治人 , 劳力者治于人
【原文】
有为神农之言①者许行② , 自楚之膝 , 踵③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 , 愿受一廛而为氓④ 。”
文公与之处 。
其徒数十人 , 皆衣褐 , 捆屦 , 织席以为食⑤ 。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6) , 负耒耜而自宋之膝 , 日:“闻君行圣人之政 , 是亦圣人也 , 愿为圣人氓 。”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 , 尽弃其学而学焉 。
陈相见孟子 , 道许行之言曰:“膝君则诚贤君也;虽然 , 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 饔飧(7)而治 。今也膝有仓禀府库 , 则是厉(9)民而以自养也 , 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 , 许子衣褐 。”
“许子冠乎?”
曰:“冠 。”
曰:“奚冠?”
曰:“冠素 。”
曰:“自织之与?”
曰:“否 , 以粟易之 。”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
曰:“许子以釜甑爨 , 以铁耕乎(9)?”
曰:“然 。” “自为之与?”
曰:“否 , 以票易之 。”
“以票易械器者 , 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诚器易粟者 , 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 舍(10)皆取诸其宫中(11)而用之?何为 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12)之事 , 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 , 而百工之所为备 ,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 , 是率天下而路(13) 也 。故曰 , 或劳心 , 或劳力;劳心者治人 , 劳力者治于人;治于 人者食人 , 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
“当尧之时 , 天下犹未平 , 洪水横流 , 泛滥于天下 , 草水畅茂 ,  禽兽繁殖 , 五谷不登 , 禽兽逼人 ,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 , 举舜而敷(15)治焉 。舜使益掌火 , 益烈山泽而焚之 , 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 , 瀹济漯(16)而注诸海 , 决汝汉 , 排淮泗而注之江 , 然后中国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 , 禹八年于外 , 三过其门而不人 , 虽欲 耕 , 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