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翻译|论语孟子两章翻译及原文( 四 )


【译文】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 , 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进见滕文公说:“我这个从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 , 希望得到一所住 处 , 成为您的百姓 。”
滕文公给了他住处 。
许地的门徒有几十个人 , 都穿着粗麻衣服 , 靠打草鞋织席子谋生 。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 , 也进见滕文公说: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 , 那么 , 您也是圣人了 ,  我们都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 , 完全抛弃了自己以前所学的而改学许行的学说 。
陈相有一天去拜访孟子 , 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的确是个贤明的君主 , 不过 , 他还没有掌握真正的治国之道 。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 , 一道亲自做饭 。现在滕国却有储藏粮食的仓库 , 存放财物的仓库 , 这是损害老百姓来奉养自己 , 怎么能够叫做贤明呢?”
孟子说:“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才吃饭吗?”
陈相回答说:“对 。”
“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吗?”
回答说:“不 , 许先生只穿粗麻衣服 。”
“许先生戴帽于吗?”
回答说:“戴 。”
孟子问:“戴什么帽子呢?”
回答说:“戴白帽子 。”
孟子问:“他自己织的吗?”
回答说:“不是 , 是用粮食换来的 。”
孟子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回答说:“因为怕误了农活 。”
孟子问:“许先生用锅和甄子做饭 , 用铁器耕种吗?”
回答说:“是的 。”
“他自己做的吗?”
回答说:“不是 , 是用粮食换的 。”
孟子于是说:“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瓶和农具 , 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 。那么 , 瓦匠和铁匠用锅、瓶和农具换取粮食 , 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而且 , 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 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 , 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呢?”
陈相回答说:“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同时干得了的 。”
“那么治理国家就偏偏可以一边耕种一边治理了吗?官吏有官吏的事 , 百姓有百姓的事 。况且 , 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 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 , 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 , 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 。所以说:有的人脑力劳动 ,  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 , 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 , 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
“在尧那个时代 , 天下还未太平 , 洪水成灾 , 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制生长 , 禽兽大量繁殖 , 谷物没有收成 , 飞禽起兽危害人类 ,  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 。尧为此而非常担忧 , 选拔舜出来全面治理 。舜派益掌管用火烧 , 益便用烈火焚烧山野沼泽的草木 , 飞禽走兽于是四散而逃 。大禹疏通九条河道 , 治理济水、源水 , 引流入海; 挖掘汝水、汉水 , 疏通淮水、泅水 , 引流进入长江 。这样中国才可以进行农业耕种 。当时 , 禹八年在外 , 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不进去 , 即便他想亲自种地 , 行吗?
“后稷教老百姓耕种收获 , 栽培五谷 , 五谷成熟了才能够养育百姓 。人之所以为人 , 吃饱了 , 穿暖了 , 住得安逸了 , 如果没有教养 , 那就和禽兽差不多 。圣人又为此而担忧 , 派契做司徒 , 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道理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 肉之亲 , 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 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 , 老少之间 有尊卑之序 , 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尧说道:‘慰劳他们 , 安抚他 们 , 开导他们 , 纠正他们 , 辅助他们 , 保护他们 , 使他们创 所 , 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 。’圣人为老百姓考虑得如此之 难道还有时间来亲自耕种吗?
“尧把得不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 , 舜把得不到禹和 陶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 。那些把耕种不好田地作为自己忧虑的 , 是农夫 。把钱财分给别人叫做惠 , 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做忠 , 为天下发现人才叫做仁 。所以把天下让给人容易 , 为天下发 现人才却很难 。孔子说:‘尧做天子真是伟大!只有天最伟大 , 只 有尧能够效法天 , 他的圣德无边无际 , 老百姓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赞美他!舜也是了不得的天子!虽然有了这样广阔的天下 , 自 己却并不占有它!’尧和舜治理天下 , 难道不用心思吗?只不过用在耕田种地上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