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父母|朱令的家世( 四 )


许多人都是在看到《天妒红颜》那篇文章发出来后,才了解到朱令的遭遇 。人们在网络上发帖,讨论案情 。"大多数时候大家你争我吵,胡说八道 。"一位当时活跃在贴吧的网友回忆道 。人们对于案子各有各百思特网的看法,关于究竟谁是真凶,投毒的原因,分析出了各种版本 。最早帮助朱令发邮件求助的贝志诚,也成为了网友们怀疑的对象 。
人们在网络上分析案情,争吵,骂架 。而案件调查为什么停滞,很多人把这指向了"孙维家背后的势力",但这只不过是无法证实也不好证伪的猜测 。
有黑客攻陷了孙维的邮箱,发现了她和同班的几个朋友沟通如何声明,让他们如何声援的邮件 。有网友找到朱明新,陪着她一起去上访,要求信息公开 。
那时网友"芳香正时"会隔段时间就从杭州飞往北京去看望朱令,她在贴吧的发帖里,记录着朱令那时的身体状况 。2006年时,与朱令进行沟通会有些困难,到2008年,在电话里能和她简单地沟通 。而到2011年10月,她见到在医院住院将近一年的朱令,那时她气管已经被切开,说话困难 。
2007年,中央电视台的编导用时一年拍摄的纪录片《朱令的十二年》,经过了四十个版本的修改,才在电视上播出 。而纪录片的采访和资料的整理,也离不开那位陪着朱明新去上访的网友的协助 。
朱令的事情再次成为舆论的热点是在2013年4月,复旦大学一学生被同学投剧毒化学品死亡,而19年未破的类似的朱令案,又被网友们提起 。
当时朱令一家还居住在位于方庄一套两室一厅的房间 。屋内还维持着上个世纪的装修风格,墙顶的墙皮有些脱落 。那间并不宽敞的客厅,从当年4月17日,每天下午三点开始,总会有采访人员到访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6月 。
吴承之的记事本上,记录着在那三个月来采访过的每个采访人员的名字和电话 。大概共有四十家媒体的采访人员到访过那间小客厅 。曾经问候过的清华大学的领导、政府的相关人员,以及献爱心的明星、企业的名字,也记在这个本子上 。
2013年舆论上的热切,让公安部门通过其官方微博做出了回应:因从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 。工作中,专案组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 。
25年来,朱令的事情一次次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舆论推动着事件的发展 。从最初的门户网站、天涯论坛和百度贴吧,到现如今的微博、微信,互联网在快速更迭 。朱明新曾经的工作,是和计算机打交道的工程师,随着年龄的增长,计算机系统的更迭,网络的变迁,她已经感觉到自己"落伍"了,不再能操作最新的电脑系统 。这种落伍就像朱令的案子,缓慢地推进,甚至是停滞 。
在追求案件真相的道路上,也有意见的分歧和互相的猜忌 。贴吧内的网友们发生过一次次的争吵,曾经在一个阵营想要"追凶"的队友,也会变得陌生 。那个曾陪着朱明新去信访,帮助央视编导拍摄纪录片的志愿者,也因为一些原因开始抱怨,最后不再和朱令一家联系 。
"当时觉得很简单的案子,总能解决的吧 。后来发现没那么简单,也希望有奇迹出现 。"曾经活跃在贴吧的网友这样解释大家后来慢慢淡去的原因,"但大多数人都还在默默关注着,只是不怎么发言了 。"
朱令成了一个符号,人们就像看连载小说但时代和身处时代中的很多个体,并未把朱令遗忘 。她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一个伤疤,每当特殊的社会事件爆发,她总会被提及 。
2006年和2007年,百度贴吧"朱令吧"都组织了《天妒红颜》发文周年的征文活动,很多网友参与 。2013年后的又一次媒体大规模报道后,更多人知晓了朱令的遭遇 。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想为朱令做些事情 。
常静是成都人,她在贴吧上很活跃,2014年,她贴吧上发帖,想要做以朱令为主题的台历,为朱令筹款 。不认识的网友纷纷响应,七八个人的团队很快组成,有人负责设计,有人负责联系印刷厂,有人负责宣传,有人负责分发邮寄 。
有人在大学校园里摆摊卖"朱令"的文化衫,有人制作雨伞、文化衫、气球、台历、环保袋,有人制作朱令事件的"电子书",整理大事记 。有新加坡的网友穿着"朱令"的文化衫,拿着"朱令"的气球,为路人讲解朱令案 。还有人帮忙联系北京适合朱令做康复训练的医院,"我们把想到的能做的事情都做了,但我们能做的又太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