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神经系统疾病游哪些表现( 二 )


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神经系统疾病游哪些表现



正常足站立:人体重心的高度在第1~3骶椎,且在骨盆中心
常见异常步态:
步行周期中任何环节的改变,都可能导致步态异常,甚至引起病理步态,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一)异常步态分类
(1)支撑相障碍:下肢支撑相的活动属于闭链运动,足、踝、膝、髋、骨盆、躯干、上肢、颈、头均参与步行姿势 。闭链系统的任何改变都将引起整个运动链的改变,远端承重轴(踝关节)对整体姿态的影响最大
①支撑面异常:足内翻、足外翻、单纯踝内翻和踝内翻伴足内翻、单纯踝外翻和踝外翻伴足外翻、足趾屈曲、拇趾背伸
②肢体不稳:由于肌力障碍或关节畸形导致支撑相踝过分背屈、膝关节屈曲或过伸、膝内翻或外翻、髋关节内收或屈曲,致使肢体不稳
③躯干不稳:一般为髋、膝、踝关节异常导致的代偿性改变

【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神经系统疾病游哪些表现】

(2)摆动相障碍:摆动相属于开链运动,各关节可以有孤立的姿势改变,但百思特网是往往引起对侧下肢姿态发生代偿性改变;近端轴(髋关节)的影响最大
①肢体廓清障碍 垂足、膝僵硬、髋关节屈曲受限、髋关节内收受限
②肢体行进障碍 膝僵硬、髋关节屈曲受限或对侧髋关节后伸受限、髋关节内收
临床常见异常步态及常用矫治训练方法
异常步态的矫治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所以训练前,首先要进行全面的步态分析,找出步态异常的原因和机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改善步态
1.足下垂步态(跨阈步态):足下垂指摆动相踝关节背屈不足,常与足内翻或外翻同时存在,可导致廓清障碍 。代偿机制包括:摆动相增加同侧屈髖、屈膝,下肢划圈行进,躯干向对侧倾斜 。常见病因是胫前肌无活动或活动时相异常 。单纯的足下垂主要见于脊髓损伤、儿麻和外周神经损伤
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神经系统疾病游哪些表现



矫治方法:
①胫前肌肌力训练;坐位、站位勾脚尖练习,根据患者情况,脚背上可放置沙袋以抗阻训练
②对足下垂严重的患者有条件的可给以踝足矫形器(AFO)
③对中枢性损伤所致的足下垂及合并有足内翻的患者,除上述训练外,可配合站斜板牵伸小腿三头肌及胫后肌、功能性电刺激(FES)或肌电触发功能性电刺激等,以
抑制小腿三头肌张力,提高胫前肌的肌力和运动控制能力
对因局部小腿三头肌张力过高的患者,有条件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以帮助缓解痉挛
2.膝塌陷: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为主)无力时,胫骨在支撑相中期和后期向前行进过分,导致踝关节不稳或膝塌陷步态,即支撑相膝关节过早屈曲,同时伴有对侧步长缩短,同侧足推进延迟,如果患者采用增加股四头肌收缩的方式避免膝关节过早屈曲,并稳定膝关节,将导致同侧膝关节在支撑相末期屈曲延迟,最终导致伸膝肌过用综合症 。在不能维持膝关节稳定时往往使用上肢支持膝关节,以进行代偿
相关肌肉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肌电活动可延长和过度活跃
矫治方法:
①对腘绳肌痉挛导致的伸膝障碍,首先可行站斜板和手法牵伸训练、功能性电刺激(FES)或肌 电触发功能性电刺激等,以抑制腘绳肌肌张力,同时强化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如踮脚步行、 前脚掌踏楼梯上下训练等
②对痉挛严重的,有条件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必要时有条件的可给以伸膝矫形器以辅助治疗
③加强拮抗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如靠墙马步蹲、功率自行车训练、登山器踏踩训练、直腿抬高 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3.膝过伸:膝过伸很常见,一般是代偿性改变,多见于支撑相早期 。一侧膝关节无力可导致对侧代偿膝过伸;小腿三头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伸;膝塌陷步态时采用膝过伸代偿;股四头肌肌力不足或支撑相伸膝肌痉挛;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等
矫治方法:①股四头肌牵伸训练 。②股四头肌肌力训练,方法同上 。③膝关节控制训练 。④臀大肌肌力训练 。⑤步行分解训练
4.臀中肌步态:一侧臀中肌无力时,不能有效的维持髋关节的侧向稳定性,髋关节向患侧凸,患者肩和腰出现代偿性侧弯,使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 。患者在支撑相早期和中期骨盆向患侧下移超过5,造成患侧下肢相对过长,所以在摆动相膝关节和踝关节屈曲增加,以保证地面廓清 。典型双侧臀中肌无力的步态特征:步行时上身左右交替摇摆,形如鸭子走路,故又称为鸭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