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而来读后感100字( 五 )


3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 , 我还以为《迎面而来》是这本书里面的一篇小说的题目 , 后来才知道 , 原来是指这本小说的主题 , 也就是那些迎面而来的人 。我和林东林一样 , 虽然都同为居住在城市里的写作者 , 但是我们都不是“书斋型”的作家 , 而是“广场型”的 。我们都喜欢四处溜达 , 漫步在大街上 , 因此我们每天都要遇到无数个“迎面而来”的人 , 而这些“迎面而来”的人各自都有各自的困境 。我不认为这本小说能给任何人提供某种意义上的解决之道 , 但是它的存在能提供一种可能性 , 就是当我们再次面对这些“迎面而来”的人的时候 , 他们能否引发我们的共情? 从写作风格上讲 , 这部小说可能更接近左拉所提倡的“自然主义” , 也就是力求尽可能地“客观” , 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 , 没有过多的道德干涉 。但是同时 , 它又不完全是冷冰冰的记录 , 它又有温情的一面 , 像《有人将至》的结尾处 , 就很能体现出这种温情 。虽然 , 林东林在这十篇小说中都以第一人称在讲述一个故事 , 但是即使如此 , 这里面的“我”对应于里面的其他人也都是“迎面而来”的“另一个人” , 代入感极强 。很多以第一人称讲述的小说 , 其视角都在“天上” , 以一种近似于“摄像头”的方式在观察世界 。林东林不同 , 他把视角直接就放进了他的口袋里 , 跟着他与这些“迎面而来”的人直接发生关系 。这放在他口袋里的“视角” , 不仅有温度 , 有肉感 , 而且还很稳 。最可贵的是 , 它不仅对着别人 , 也还同时对着自己 。
《迎面而来》读后感(四):烟火人人有份儿
2014年年底的一个傍晚 , 晚饭后我从租住的百瑞景小区出来散步 , 沿着小区前的宝通寺路一直走 , 一直走 , 后来又拐进了一旁的武汉锅炉厂家属区 。那片家属区跟锅炉厂的历史一样久远 , 都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 , 宽街窄巷 , 红墙绿树 , 工人俱乐部、医院、食堂和运动场一应俱全 , 处处都散发着老国企人曾经养尊处优的生活气息 。不过当时经济效益日渐惨淡 , 锅炉厂被阿尔斯通兼并后已经迁往郊外 , 厂区也已经被推平建成了小区——也就是我所租住的百瑞景小区;家属区正在拆迁的过程中 , 原先居住在那里的成百上千户人家已经陆续搬走 , 只剩下等待着最后迁出的零散几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