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名人的事例 关于比较的名人事例( 二 )


陈竹君先生又是光绪江苏省候补知县,他在新市胡家坟开设"万兴羊毛行" 。
武昌起义后,陈竹君参加攻打浙江省巡抚衙门,与蒋介石(.1887--.1975)同为敢死队员,后又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浙江省执委、与蒋介石有书画交往 。
经曹玉圃徐韵华夫妇介绍,陈竹君与秋瑾相识,这次秋瑾在新市约逗留三至五天 。
第二次秋瑾来新市时间约为1907年初,她先居于徐自华娘家石门,因清廷视秋瑾为要犯且知她与徐自华之关系,故为安全计,徐自华将秋瑾半夜用船护送到新市堂妹徐韵华家,秋瑾居于曹家花园朝南楼房(今楼还存) 。
数日后,徐自华见追捕秋瑾风声日紧,就将秋瑾安排在陈竹君家,约居一周后秋瑾执意要回绍兴,故陈竹君半夜用船护送她出外,具体地点已无考 。
1907年7月.5日,秋瑾被清廷杀害于绍兴轩亭口,徐自华悲痛不已,遂将秋瑾葬于西子湖畔,曹玉圃徐韵华夫妇亦资助秋瑾之葬费 。
为了纪念秋瑾,徐自华发起成立"秋社",徐自华为社长,徐韵华曹玉圃均为社员 。
中国近代著名诗人,亦是秋瑾、徐自华二人之友柳亚子先生(1.887-1.959)曾于.948年.2月.日在香港作了一首七言律诗,怀念与秋瑾徐自华之友谊,此原作已毁,影印件存于新市,诗曰:"秋家亭子无然存,舆榇重来叩墓门,齐帝中王遗吴世,报功宁欲妥英魂 。
曼殊寒碧等萧间,明日荪花倘泣远,地下故人应待我,春来跃马酹孤山 。
"落款:"为徐忏慧夫人移葬
冰心,我的骄傲
冰心诞辰100周年雷洁琼
我敬爱的朋友冰心,走过二十世纪九十九个春秋,离开了我,我很悲痛 。
我多么想再手捧一束红艳艳的玫瑰花,和她叙一叙我俩将近70年的友情 。
我与冰心相识在1931年,我从美国留学回来,应聘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当时的系主任是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先生 。
冰心在燕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我俩相识相知,是至爱的朋友 。
我是广东人,在北平没有家,冰心常邀我去她家,关系十分亲密 。
记得抗战前的1934年,我应冰心之邀参加了平绥沿线(即今京包线)的社会考察活动 。
考察归来,冰心、吴文藻和我先后发表了《百灵庙之行》、《蒙古包》、《平绥沿线天主教概况》等文章 。
当年在包头百灵庙的蒙古包前,我和冰心的合影至今还珍藏着 。
往事历历,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
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燕京大学被迫关门,我和冰心相继 。
我去江西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
冰心一家历尽艰难,辗转至大后方昆明、重庆,参加中华文艺抗敌协会,从事文化救亡活动 。
抗战胜利后,冰心同吴文藻一起赴日本作社会考察,其间,冰心应邀在东京大学任教 。
在抗战的烽火中,我和冰心天各一方,不想北平一别就是14年!
1951年冰心回国了 。
后来听她说,当时在日本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感到毕生未曾有过的欢乐 。
她归心似箭,几经周折终于回到朝气蓬勃的北京 。
她兴奋地向我讲述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她和吴文藻的情景 。
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 。
新兴的国家,新生的人民,新型的生活,激发了冰心的创作灵感 。
冰心歌唱新中国,描绘新生活,赞颂真善美,写出了大量的作品 。
另外,冰心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国际交往活动,作为中国人民的文化使者,她频繁出访,广交朋友,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事业奔走……1956年,经我介绍,冰心、吴文藻夫妇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 。
在我们的交往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
冰心是个作家,她与二十世纪同龄 。
她八十年的写作生涯,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文学革命发展到今日新时期文学的伟大轨迹 。
冰心的博大的爱心,和着时代的脉搏,融入七百多万字的作品,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
冰心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始终如一的责任感,她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
她曾说,我最喜爱的职业就是教师,热爱教育就是爱国 。
当我们从“文革”的恶梦中醒来,冰心说“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的创作出现了第二次高潮,问世的作品数以百计,我很为她高兴 。
冰心晚年的作品多为切中时弊、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社会题材 。
其中《我请求》、《我感谢》,更是振聋发聩,社会反响极大 。
这是冰心赤诚、正直、果敢的人格的写照 。
1993年冰心在一篇文章中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
治国,尤其不能忘记以教育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