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考试题 语文中考试题( 三 )


(2分)
13、夜色浓厚,清冷寂静 。
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
14、讽刺哪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 。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题 。
春望(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山河)到(草木花鸟) 。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
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
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D)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 。
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 。
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本诗第一句连用两个”期”,请说明其表达效果
(2)说明本诗想象丰富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