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高一人教版课后古诗词 初一上课外古诗和1517课的诗(11)


他的作文水平也突飞猛进 。在湖州中学读书时,他幸运地遇上了钱念劬先生 。
钱先生曾在日本、俄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作过外交官,通晓世界大
事,学贯中西,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 。有一次钱先生让茅盾他们作文,
却不出任何题目,他让学生们自己选题,任意写,很多学生对此作文茫然不
知所措 。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
题名《志在鸿鹄》 。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
着脸看,无可奈何的猎人 。这是一篇寓言,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现
了自己的少年壮志 。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暗暗相合,因此,
茅盾也是借此自抒胸臆 。这篇文章思想高远,想象丰富,形象生动 。钱念劬
先生很是赏识,写了如此批语:“是将来能为文者 。”钱先生的预见没有错,
茅盾以后果然成为著名文学家 。
湖州中学还有个文学修养很高的杨笏斋老师 。茅盾曾跟着他学习写骈体
文 。有一次茅盾写了篇题为《记梦》的骈文,写自己暑假回家,到外祖母家
歇夏,外祖母家的宝姨乘机出了一副对联考他 。上联是“万事福兮祸所伏”,
下联是“百年力与命相持 。”要他指明上下联的出处 。他指出上联出自老子
的《道德经》,下联出自列子《力命篇》 。宝姨又问他:“这‘命’字易解,
‘力’字指什么?”他答不上来,说去问妈妈 。这时外祖母叫吃西瓜,宝姨
拉着他便走,走在门槛上绊了一下,梦就惊醒了 。文中写的这个梦虽很平常,
但其中的考题却并不简单 。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能写出这些内容,足见茅盾
的知识十分渊博了 。杨老师对这篇五百多字骈文也很欣赏,认为构思新颖,
文字不俗 。
从这些地方都可似看出,少年时代的茅盾不仅有着很高的天赋,而且有
着远大志向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后来,茅盾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时曾说过:
“如果有谁不觉得整个世界是他的,那他一定不是好中学生 。”
笑傲王侯——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
良派代表,和康有为共同领导了“戊戌变法 。”
梁启超少有异才 。他
4岁开始认字,6岁读完了“五经”,9岁时能写出
洋洋千言的好文章,11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享有“神童”之誉 。
10岁时,他跟着父亲去新会县城应“童子试 。”父子俩暂住老相识李秀
才家 。其时李家庭院杏花盛开,煞是好看,小启超起个大早去摘花,被父亲
看见 。父亲喊他进屋里,他急忙把一束杏花藏在衣袖之中 。父亲想教训他,
便出了个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这时,启超正坐在一块大镜
子前面 。他灵机一动,答道:“堂前明镜,大人明察秋毫 。”和父亲坐在一
起的李秀才,正打算出门 。仆人来报说车子已经准备好了 。李秀才对启超说:
“孩子,我还有一联:推车出小巷 。”梁启超用手摸摸脑袋,立刻对道:“策
马入长安 。”李秀才当即把他揽入怀里,口里不停地说:“果真神童!果真
神童!”
后来,少年梁启超为维新运动四处奔走,曾路过武昌,特意去拜访洋务
派首领、湖广总督张之洞 。梁启超投的名帖署款为:“愚弟梁启超顿首拜 。”
张之洞见后大为生气,心想:你小小少年,又是布衣平民,怎敢狂妄地同官
位很高、年纪又大的一品总督称兄道弟?一定得戏辱他一顿,便出一上联让
门子送到门外 。梁启超一看,写的是:“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
愚弟 。”梁启超看罢,微笑着写出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
傲王侯 。”张之洞看了,惊叹不已 。知启超不是凡人,立即整装迎出大门 。
梁启超博学多才,写了不少有关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法学、
宗教方面的文章,后辑为《饮冰室合集》 。他的学术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
青少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
勤奋好学——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河北省乐亭县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创始
人之一,是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家、思想家 。
李大钊幼年时,父母双亡 。祖父李如珍从他
3岁起便教他认字 。大钊
5
岁时已开始陆续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了 。他聪明勤奋,最喜
欢念人家门上贴的春联,有时候还站在比自己高得多的大人堆里,看那些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