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设诗词意境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唯美古诗词( 二 )
《江南春》里的啼莺、绿叶、红花、山村、水郭、洒旗、楼台;《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翠竹、桃花、鸭子、江水、蒌蒿、芦芽等 。
课前准备一下颜料,学生即可画出一幅鲜艳明丽的水彩画,既加深了“江山如画”的印象,又能更好地理解“春江水暖鸭先知”、“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画外之意 。
选出佳作,实物投影,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
三、精心选择乐曲,创设教学情境
古诗词节奏,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音乐又是听觉语言,是人类心灵的诗章,二者具有相通共融之处 。
通过音乐设置情境,能够渲染气氛,烘托诗境,奏响诗词的主旋律 。
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友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 。
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 。
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 。
再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让学生欣赏歌曲《九月九的酒》,利用饱含思念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艺术氛围 。
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可放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微微闭眼,凝神细听,遇想江南的明山秀水,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 。
实践证明,运用音乐法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四、真情朗读诗词,创设教学情境
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朗读磁带,音色纯美,读音准确,感情充沛,播放适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它营造出的教学情境,令诗歌形象更有立体感,使诗歌情感更能震撼人 。
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播放了录音,顿挫有致、声情并茂的男声朗诵,感染了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 。
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熏陶 。
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
有时,教师若能发挥自己的声音特点,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配音朗读,那么学生会更易受感染,效果会更佳 。
也可以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在音乐与课文共同交融的审美氛围中,或激越高亢,或轻慢舒缓地诵读,会对诗词有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 。
五、调动记忆内存,创设教学情境
有些古诗词所写的景和物,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为历代诗人、词人所钟爱,对于这些较熟悉的事物,不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搜索记忆,调动相关信息,编结新旧知识的联络网,利用多媒体,呈现有关名诗佳句,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顺流而下,自然驶向新知识的彼岸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清新脱俗的莲花就是文人笔下的爱物,同学们可以说出一连串与莲花有关的词句:
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
如同风儿吹皱一弯春水,课堂上激起阵阵涟漪,有的同学边读边会意地点头,唤醒了原有的记忆;有的同学还不甘示弱,继续说出老师没想到的诗句,莲花洁净清幽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刻入同学的脑海中,接下来再由形上升到神,理解莲花高洁傲岸的品质就不难了 。
六、撷取诗词佳句,创设教学情境
名言佳句,是每首古诗词最亮丽的地方,有人把它比作“诗的眼睛,明亮发光”,也有人把它比作“皇冠上的宝石”,它们语意隽永,千古流传 。
教材入选的诗歌,其中的佳句比比皆是,不妨撷取一二,打上银幕,直接切入,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芬芳的诗苑 。
教学孟浩然《登鹳雀楼》可以先打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千古流传的名句投影,然后开讲 。
教《望庐山瀑布》,拎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再打出以下的问题:诗人认为瀑布有三千尺那么长,真的吗?看到气势磅礴的庐山瀑布,诗人想到了什么?抓住“诗眼”,沿全诗溯源而上,一改按部就班进行教学的旧程序,又激发学生逆向思考,探究全诗,起到了“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的功效 。
- 长高|十个长高的科学方法秘诀 怎样长高最快最有效
- 酸菜|怎样识别酸菜的好坏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炒牛肉|怎样炒牛肉嫩又好吃窍门
- 猪油|怎样熬出来的猪油比较白
- 人是怎样而来的
- 浇花|浇花见干见湿是怎样
- 玉沉
- 花生|花生怎样生花生芽
- 汽车|汽车的不干胶标牌怎样安全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