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的故事|鸿门宴故事内容介绍( 二 )


果然,不久项羽带诸侯联军来到函谷关,却被刘邦的军队阻拦 。项羽命英布击破函谷关,大军驻扎戏西与刘邦驻扎于霸上的大军对峙 。此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看到刘邦大祸临头,便“使人言於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听了大怒,决定第二天就进攻刘邦 。项羽的亚父范增更是看出刘邦是项羽潜在的大敌,劝说项羽急击勿失 。此时项羽进攻刘邦并不能单单看成是项羽是因为听曹无伤之话才进攻刘邦的,可以看成是各路诸侯打击欲独吞胜利果实刘邦的一个代表 。
这里却有点问题,从项羽进攻函谷关一直到驻扎戏西与刘邦对峙,时间大约也有半个多月 。连刘邦手下都知道此事而暗中做打算,刘邦却没有任何计划,从后面资料看似乎如梦方醒,对项羽要进攻自己不但没有任何应对战略,更是毫无防备之心 。何解?这里笔者猜测有二,一是刘邦进入关中被胜利,权欲,美女,财宝冲昏了头,认为有怀王之约,和诸侯又是联盟,别人不会拿他怎么样,最多想来分一羹而已 。二是刘邦错估形式,没有想到项羽统合各路诸侯后,实力早就不是以前几万人的楚军,而是四十万诸侯联军 。刘邦以为凭项羽自己的兵力并不能拿自己怎么样,毕竟自己有十万大军,没有想到是这次是诸侯联军一起要灭他 。
刘邦危在旦夕的时候,事情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 。项羽的叔叔,楚军中的左尹项伯,曾经被刘邦属下张良救过,此时为报救命之恩,连夜赶到刘邦大营,把事情告诉张良 。张良把事情又告诉刘邦,刘邦此时才明白大祸临头,听从张良之策,拉拢项伯,以兄长视之,并接为儿女亲家,秧求项伯为自己说项 。
关于项伯深夜告张良,历代都有人质疑此事真伪 。学者周健曾认为“项伯一夜成六事不可信”和“鸿门和霸上相去四十里之不可信”,从而认为项伯一个晚上完成不了这么多事情 。而关于此疑问学者薛权开在文中《鸿门宴献疑商榷》一一给予反驳,认为从鸿门和霸上的确只有四十多里,从小路走只有二十多里,从时间上看完全来的及 。
项伯一边答应帮助刘邦说情,一边在临走的时候交代刘邦,明日一定要亲自来项羽那里谢罪 。这就是千古一宴鸿门宴的来源去脉 。
鸿门宴的故事|鸿门宴故事内容介绍

二:项伯在鸿门宴的作用分析
项伯,一个长期被研究者忽略但其在鸿门宴起了不百思特网可磨灭巨大作用的人 。从身份上他是项羽的叔父,从地位上他是楚国左伊,位高权重 。很多研究者仅记得他前者的身份,却忽略其后者的地位 。
说到项伯在鸿门宴中的作用,就不得不追究其动机以及维护刘邦的原因,前人研究者总是把项伯当成一个糊涂者,先是“在信义面前,项伯被张良蒙骗”,再是“项伯又被刘邦的假情义和一派谎言巧语所蛊惑”,最后“他既没有背弃项羽,也没有投靠刘邦......他智短滤浅,头脑简单,才被刘邦拉拢蒙骗 。他看不清天下形势,被封建信义所束缚” 。
但是事实是如此吗?我们来看资料,“(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开始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私情而欲救张良 。但是后来性质就变了,“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这里固然有刘邦急于拉拢项伯之意,但是项伯为什么不加思索的就和刘邦约为婚姻了呢?难道他不知道刘邦是项羽的大敌,明天项羽将要和刘邦大战,就算项伯肯定有把握说服项羽不进攻刘邦,刘邦也是项羽一大患,始终是项羽要解决的难题 。如果项伯仅是为情谊帮刘邦一把,那约为婚姻就等于建立同盟了,不得不不让人怀疑其动机 。
如果把事情联系起来就比较容易明白项伯的意图了 。作为项羽的叔父,楚本是项梁一手建立,项梁死后,作为项家仅存的元老(史记所有出现过的项氏),恐怕项伯是最有希望可以和项羽竞争项家领导权的人 。在楚怀王刻意打压项家的情况下,项伯尚能与项羽共渡难关,但是胜利来临的时候就是权利如何分配的问题了 。而刘邦虽然是项羽大敌,但未尝不是对自己的一大强援,外有强援,无论是对扩大自己影响力,在西楚中争权夺利;还是保住自己现在的权位都是必要的 。明白了这点,也就明白了项伯为何从纯粹私情转化为和敌军结盟,一切都是利益在作祟 。联系楚汉时期项伯另外三次活动,一是受张良金银,为刘邦请汉中地 。二,龙且击败英布后,项羽派其收九江兵,项伯尽杀英布妻子儿女 。三,项羽要杀刘邦之父,被项伯劝止 。可以说楚汉战争期间,项伯彻头彻脑是为刘邦服务 。也就是项伯早就投靠了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