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平仄与演唱 诗词歌赋有什么区别

“诗、词、歌、赋”的区别如下:
1、从时间上: 词 ,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梁代 , 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诗就可以从《诗经》追溯起 。歌 , 一般指元曲和古代的民族美声唱法 , 元曲或称元杂剧 , 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 。赋 , 萌生于战国 , 兴盛于汉唐 , 衰于宋元明清 。
2、从文学体裁方面: 诗 , 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 , 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 。歌 , 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 , 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唱 。赋 , 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 。
3、从和音乐的关系方面:诗 , 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 , 阅读者少;“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 , 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唱 。歌 , 是歌词在文艺学分类上的名称 。入乐与否 , 是歌和诗的根本区别 。词 ,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 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 , 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
诗词的平仄与演唱 诗词歌赋有什么区别

扩展资料:
诗词歌赋 , 是人们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学的概称 , 即诗、词、歌、赋 。
1、诗
诗 , 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 , 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 , 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
诗乃文学之祖 , 艺术之根 。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 , 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 , 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 , 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
唐朝是诗的国度 , 诗人辈出 。唐朝诗歌发展达到了顶峰 。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 , 如同万芳园中的百花 , 竞相斗艳 。
2、词
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 , 萌芽于南朝 , 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 , 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 , 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 , 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
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 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 , 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
3、歌
在汉语中“诗歌”常并称 , 但“诗”与“歌”明显不同:“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 , 阅读者少;“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 , 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唱 。“歌”是歌词在文艺学分类上的名称 。入乐与否 , 是歌和诗的根本区别 。
“歌”一般指元曲和古代的民族美声唱法 , 元曲或称元杂剧 , 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 , 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 。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 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 。
4、赋
赋 , 萌生于战国 , 兴盛于汉唐 , 衰于宋元明清 。赋 ,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 它讲究文采 , 韵律 , 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 。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 , 叫“短赋” ,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 。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 , 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 , 称为“辞赋”;魏晋以后 , 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 , 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体 , 叫“律赋”;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写赋 , 称“文赋” 。
赋有“六义”:赋、比(比喻)、兴(起兴)、风(民风民俗)、雅(歌功颂德)、颂(祭祀) 。
古诗中的绝句 , 律诗 , 乐府等有什么区别?一、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
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后面还有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