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平仄与演唱 诗词歌赋有什么区别( 三 )


关于唐诗三百首的排序 , 版本不同 , 会有出入 。
所见的版本其目录大致如下:
卷一 五言古诗:张九龄《感遇》——孟郊《游子吟》
卷二 七言古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甫《古柏行》
卷三 七言古诗:杜甫《观公孙大娘笛子舞剑器行并序》——李商隐《韩碑》
卷四 七言乐府:高适《燕歌行》——杜甫《哀王孙》
卷五 五言律诗: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卷六 七言律诗:崔颢《黄鹤楼》——沈佺期《独不见》
卷七 五言绝句:王维《鹿柴》——李益《江南曲》
卷八 七言绝句:贺知章《回乡偶书》——杜秋娘《金缕衣》
很明显 , 编者是以诗体分类 , 再按作者年代为序排列下来的 。并且诗体的先后也是依照诗歌发展状况排列的:古诗、乐府在前 , 律诗、绝句在后 。
诗词格律中的平仄最早是谁定的?关于律诗 , 大致是在南朝时期沈约发现了汉语的四声 , 创制出作诗的基本规范即四声八病 , 然后在隋唐时期律诗的平仄逐渐定型 。
关于词的格律 , 一般认为大致在中晚唐时期民间逐渐出现与诗有区别的曲子词 , 并且可以入乐歌唱 , 后来大量文人也开始写曲子词 , 逐渐发展成词 。到宋朝辉煌一时 。因为填词的时候原本是按照固定的曲调填入文字 , 所以对相应的词牌填入的文字要符合曲调和演唱的要求 ,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固定的平仄格式 。
诗与词有什么区别?一、题材内容的差异
1、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 , 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 , 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 。
2、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 , 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 , 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
诗词的平仄与演唱 诗词歌赋有什么区别

二、语言特色的差异
1、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 , 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 , 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 , 具有鲜明的节奏 , 和谐的音韵 , 富于音乐美 , 语句一般分行排列 , 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
2、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 。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 , 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 , 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
三、起源不同
1、诗源于宗教 。还有一种形式 , 起源于劳动 。原始人一面劳动 , 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 , 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 , 协调动作 。
2、词是一种抒情诗体 , 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 是唐宋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唐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 是唐宋文学的一个光辉成就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
写古体诗为什么必须遵循平仄之说这话不太准确 , 应该说 , 是律诗和词必须遵循平仄 , 大约律诗在初唐形成并成为最高峰 , 而词则为宋代形成高峰 。而在此之前的诗 , 则对平仄并不讲究 。
至于为什么讲平仄?有两个原因 , 一个是讲平仄的诗 , 念起来有韵律感 , 显然要比不讲平仄的要好听得多 , 当然难度也大 。二是有些诗 , 还有词 , 有固定的曲调演唱的 , 如果平仄不对 , 就无法唱出来 。相当于为固定的曲子填写歌词 , 因此平仄是必须要讲究的 。
而当代 , 歌唱早已曲调日新月异 , 诗词也就式微了 , 当然平仄也没有古代那么重视了 。
词和诗有什么区别【一】从时间上:词 ,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梁代 , 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诗就可以从《诗经》追溯起 。
【二】从题目方面:
诗是自由取题目的 , 词必须有词牌名
【三】从和音乐的关系方面:
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 , 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 , 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 。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 , 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 即使在南宋 , 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 , 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 , 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