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教育后人的诗词 古人教育后人的诗句( 六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对道义不依从,自己有了缺点不能迅速改正,这些是我感到忧虑的.
●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好:爱好.刚:刚愎自用.蔽:毛病.狂:狂妄.好刚愎自用而不好学习,其毛病是狂妄.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
《论语·阳货》直:爽直.绞:急切.好爽直而不好学习,其毛病是有急躁.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论语·阳货》信:信实.贼:贼害.只讲信实而不学习,其毛病是有害于事.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论语·阳货》知:同"智".荡:放荡.只爱智巧而不爱学习,其毛病是轻浮放荡.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论语·阳货》仁:仁爱.愚:愚蠢.只讲仁爱而不爱学习,其毛病是愚蠢.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荀子·劝学》见:同"现",显现.光:通"广".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汉·王充《论衡·别论》品德不高尚的人不会有远大的志向;才能不大的人不会有广博的见识.
●百行以德为首.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人所有的品行;道德最为重要.
●仁义其教之本乎.
隋·王通《中说·礼乐》教育的根本在于仁义.
●德行之于人大矣枣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
宋·朱熹《学校贡举私议》德行对于人来说可谓重要了,所以古时的老师,没有不是把它摆在首位的.
●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为先.
宋·王安石《洪范传》治:管理.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是.
明·王守仁《答顾东桥书》成德:成全德行.
●学者第一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
清·张履祥《备忘二》德器:道德器量.
●教育之宗旨何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
清·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完全之人物:指全面发展的人.
●德行之实事,皆在六艺,艺失则德行俱失.
清·李塨《大学辨业》卷二 六艺:指古时学习的六门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
●以德育为先 。
清·康有为《大同书》应当以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作为首要的事情 。
●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 。
清·康有为《大同书》养体:养育身体 。开智:启迪开拓智力 。
●学必以德性为本 。
元·吴澄《草庐学案》从学必须以修炼道德情性作为根本 。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
《礼记·乐记》上:首位 。下:次之 。
●以德行为本,文艺为末 。
元·郑玉《送唐仲实赴乡试序》文艺:文章技艺 。以道德品行作为根本,而文章技艺是次要的 。
●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 。德益进而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进 。
清·张履祥《备忘三》业:学问,技能,事业 。著:显示出来 。修:研修完善 。
●学生以勤学为务,尤以立品为先 。
清·张之洞《札知县蒋楷等充武备学堂稽察委员》立品:确立品质 。先:首要 。
●人必受教育,然后乃有知识,知识即势力也 。势力之效用,较金钱为大 。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指出知识即力量,人受教育有才能是强者 。
●人之愚不肖,亦由智教不备之所致也 。
清·康有为《大同书》人的愚昧不贤能,是由于智育教育不完备所招致的 。
●善于教育者,必能注意学生之道德,以养成其优美之品格 。否则,仅仅以学问知识授于学生,自谓能其事,充乎其极,不过使学生成一能行之百科全书,或一具有灵性之鹦鹉耳,曷足贵哉 。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强调道德教育对于塑造人才的重大作用,指出忽视它,只能造就书呆子和学舌之辈 。
●重精神,贵德育 。
清·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亦指神志,风采 。贵:崇尚 。
●有文采以养其目,声音以养其耳,威仪以养其四体,歌舞以养其血气,义理以养其心 。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这里程颐提出有利身心发展的五项措施 。
●国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 。
清·梁启超《新民说》这是梁启超新民说的核心 。
●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 。
清·严复《原强》当今的人论及一个国家富强的有效之法,认为强壮体魄是其根基 。
●学贵以养身健乐为主 。
清·康有为《大同书》养身健乐:涵养身心使之健康快乐 。
●外国教育,必有体操,所以强其体魄,壮其胆色,养成不畏强敌,不慑雷霆之志,然后内可以清国难,外之以拒强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