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计划音乐怎么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 ,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 为学生终生
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 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 , 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 , 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 , 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元“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好的收获” 。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 , 表现音乐 , 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 , 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
四、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
(2)、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 , 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
(3)、认识和了解音乐家贝多芬、比才及其音乐作品 。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
(5)、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
(6)、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 , 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 , 姿势和呼吸方法 , 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 , 清晰的咬字、吐字 , 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
(2)、通过学习 , 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
(3)、通过音乐活动 , 引起学生的兴趣 , 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 , 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 ,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 , 突出其学科的特点 , 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 启迪智慧 , 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 , 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 , 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 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 。通过学习 , 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 , 提高人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