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70年变化诗词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对联及诗词( 六 )


9.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
(杜甫:《小至》)
有关颜色的诗句:
碧、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红: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黄: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
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 。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绿: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白、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白、黄、青: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白、绿: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
白、红: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
黑、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紫: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黄、金: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红、绿、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红、绿: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红、青: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
黄河(Yellow River)——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这活力与生机 。
长度 5464.3357千米,源头海拔 4800 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流域面积 752442平方公里,源头在青海省,注入渤海,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别称 。发源地:约古宗列渠,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 。
求龙的谚语及来历,意思谚语: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
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 。
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
胆大骑龙骑虎,胆小骑猫骑兔
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
父望子成龙,子望父升天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不闹大海龙难擒,不闯虎穴虎难捉 。
下浅水只能抓鱼虾,入深潭方能擒蛟龙 。
麻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二月二,龙抬头
千万不要去招惹龙,无论你是什么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离了水晶宫的龙—— 寸步难行
龙背上刮鳞—— 痴心妄想
龙嘴上拔胡须—— 送死;寻死;自己找死
青龙白虎下界—— 凶神恶煞(杀)
未草里头藏龙身—— 农家出英才
蚊龙翻大海—— 四方遭灾;百姓遭难
蚊龙造反—— 翻江倒海 。
龙的来源: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传说中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 。《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 。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 。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 。兴隆洼文化的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 。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 。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种动物的特征)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
龙的形象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 。其中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 。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 。《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小者名蛟,大者称龙 。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