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经典及鉴赏 古代诗词鉴赏常见的术语有哪些( 七 )


5、《南园》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分类标签:励志诗
作品赏析
①南园是李贺在家中读书的地方 。《南园》是一组写景和咏怀的诗,共十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五首 。
②〔吴钩〕刀名,刃稍弯 。
③〔关山五十州〕泛指当时藩镇割据地区 。
④〔凌烟阁〕楼阁名,在唐朝首都长安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在阁上画了24位开国功臣的像 。
⑤〔若个〕哪个 。
⑥〔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指很高的爵位 。
6、《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分类标签:励志诗 哲理诗 读书 忧国忧民
作品赏析
【注释】: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 。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
7、《望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分类标签:励志诗 哲理诗 唐诗三百首 初中
作品赏析
【注释】:
岱宗:即泰山 。《风俗通·山泽篇》:“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 。岱,始也;宗,长也 。”齐鲁:在今山东省境内 。锺:聚集 。曾:同“层” 。眦:眼眶 。
【简析】: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 。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 。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 。全诗开阔明朗,情调健康 。
★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北游齐赵时,
★此诗被后人刻石为碑立于泰山 。
★浦评:杜子心胸气魄,于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
8、《风》
年代: 唐 作者: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分类标签:励志诗 描写风
作品赏析
【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
【简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
9、《题竹石》
年代: 清 作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 一作:韧)
10、《冬日归旧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
11、《岭南江行》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
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
12、《酬乐天咏老见示》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