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翻译部分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教法是四步法:一、知作者二、读诗文三、明诗意四、悟诗情”
1、知作者是必须的 。这步赞成 。
2、读诗文也是必须的 。不只要读 , 而且要背诵 。越熟越好 。
3、至于“明诗意、悟诗情” , 感觉可能存在问题 。古诗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 , 语言凝炼 , 意境优美 。有时候涉及用典或是借物讽咏、借事喻事、借景抒情等 。这要求不仅要对诗歌把握得当 , 而且要对当时的时世格局了如指掌 。否则 , 谈何明意 , 更说什么悟情了 。当然 , 有些诗 , 虽然不能说清楚它到底想表达什么 , 但读着读着就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或许 , 能明了 , 就是我们自己对诗的理解 , 能悟的 , 也只是诗在自己身上或生活中的还原和体现罢了!!
4、所以 , 三四两步不要深究 , 也不要深钻 。为了应试 , 只要逐字逐句能让学生说出每句诗大体在说什么就够了 。
5、背诵再背诵 。所谓“读书百遍 , 其意自现” 。其实这是很多大人的经验 , 小时候读诗 , 不管读多少都只算是背下来 。等长大了 , 突然哪天脑子里突然浮出这首诗的时候 , 就能真懂这首诗了 。
专家观点: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语言文字上看 , 它用的是古汉语 , 节奏强、跳跃大、文言语多、意义浓缩性大 , 要把理解古诗词意思、体会古诗词含义、辨析古今词义的不同作为复习重点;从叙写的内容上看 , 它离的时代较久远 , 加之小学生认知层次较低 , 抽象思维能力不足 , 对古诗词的时代背景缺乏知识 , 因而对古诗词理解与情的体会、感悟自然就成了古诗词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 , 突破教学难点 , 初浅的认为 , 可以利用“知诗(词)人、解诗(词)题;读诗(词)句 , 晓诗(词)意”的模式流程进行古诗词教学 , 坚持训练学生“查、解、释、换、猜、调、补”的古诗词学习习惯 ,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品味和实效 。
一、在“知诗(词)人、解诗(词)题”中让“查、朗”成为习惯
还清楚地记得在读书的时候 , 老师就是用“知诗(词)人、解诗(词)题”入手开始进行古诗词教学的 。虽然当时觉得记忆非常困难 , 但现在回想起来 , 深深印在脑子里的伟大诗人、词者却恰恰是当时花费大功夫来记忆的 。而现在 , 时过境迁这种做法基本上受淘汰 , 取而代之的是多媒创设情景、图画音乐导入等方式 。当然这些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 , 有助于学生理解内涵 , 寓教于乐 , 但的确又是忽略了对诗人、词人的了解程度 。其实 , 在古诗词教学中长期坚持“知诗(词)人、解诗(词)题的训练 , 有以下好处:第一可以养成查阅古诗词资料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在查阅中了解诗(词)人的生平 , 写作个性特点 , 了解诗(词)的时代背景 , 为理解全诗(词)作铺垫(比如《七步诗》) 。第二从诗(词)题目入手解释 , 可以培养审题能力 , 可以感知全诗(词) , 了解全诗大意(比如:《示儿》) 。由此看来 , 古诗词教学开始 , 我们要坚持进行“知诗(词)人 , 解诗(词)题”的训练 , 让其成为学生学习古诗的终身习惯之一 。
二、在“读诗(词)句 , 晓诗(词)意”中让“释、换、猜、
调、补”成为习惯 。
试着新课改下古诗(词)句的理解 , 不管是名师课堂 , 还是一线教师的普通课堂 , 大都利用多媒体 , 注释等粗知大意 , 不求直译(古今词义对译) , 是先进的教学手段值得推广 。然而就乡村小学 , 古诗词教学中 , 讲求实效的还是坚持训练学生用“释、换、猜、调、补”的学习方法直译古诗词 , 让其成为学习习惯 , 终身受用 。
1、释——查注释、解注释、看注释 。这是学习古诗文的常用方法 。在教学中 , 要时时提醒学生利用身边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尝试自己直译诗句 , 通晓诗句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