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所有诗词后给你的感受|200字左右( 五 )
二、用词精确、形象、修辞生动、确切
这首词运用词语非常精确 , 如“惟余莽莽” , “顿失滔滔”中的“惟”和“顿”都是副词 , 起修饰限制作用 , “惟”字有力地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唯一的景象 , 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顿”字在句中强调黄河上上下下波涛滚滚的气势一下子失去 , 突出天寒地冻 , 河水结冰的速度 。再如“舞”和“驰”这两个动词 , “舞” , 起舞、飞舞 , 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 , 奔驰、奔跑 , 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驰 。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 , 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 , 赋静景以动态 , 使之生机勃勃 。本词不仅用词精炼 , 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上述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就是巧用比喻 。再把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象 , 比做红装素裹的少女 , 更是想象奇特 , 比喻确切 。“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更把“山”、“原”拟人化了 , 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
《沁园春•长沙》鉴赏(五)
一代伟人的革命浪漫情怀
——读毛泽东的两首《沁园春》有感
泉 恒 欢 廷
毛泽东一生写过两首《沁园春》 。写《沁园春•长沙》时的毛泽东时年32岁 。当年 , 革命形势高涨 , 群众运动风起云涌 。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 , 九月毛泽东在广州参与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 , 十月被推选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 。毛泽东意气风发 , 心情是舒畅的 。
《沁园春•长沙》(1925年)
独立寒秋 , 湘江北去 ,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 百舸竞流 。鹰击长空 , 鱼翔浅底 ,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廖廓 , 问苍茫大地 ,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 激扬文字 ,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 到中流击水 , 浪遏飞舟 。
写《沁园春•雪》的毛泽东时年43岁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当年 , 毛泽东亲率红军东渡黄河 , 开赴抗日前线 。元月二十六日 , 大年初三 , 毛泽东从瓦窑堡出发 , 向黄河渡口开进 。二月间晚遇大雪 , 次晨踏雪行军 , 感触良多 , 宿营时挥毫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
《沁园春•雪》(1936年):
北国风光 ,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 , 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 看红装素裹 , 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 成吉思汗 ,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
比较两首《沁园春》 , 《沁园春•长沙》意境是雄奇奔放的 。毛泽东1936年在对斯诺的谈话中就指出 , 1920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 , 他的思想基本上就没有改变过 。这个基本思想的内容有许多 , 其中一个是“阶级斗争” , 一个是群众观点 , 是非常突出的 。而这两点都是中国历史传统所没有的 。特别是 , 一旦毛泽东有了一个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高扬气概与精神 , 从气概气魄上 , 也就有了“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高度 , 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 , 会当击水三千里”的信心与气魄 。而12年之后的第二首《沁园春•雪》则已经具有了更为实际的寄托 。在这个方面 , 除了应该注意长征、延安时期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东联抗日等因素外 , 还应该注意 , 毛泽东在词中所点评的历史人物都是历史上的开国之君 。一句“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明确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态度与看法 。这个评论 , 既包含着对历史上的封建帝王将相、即使是那些开国之君的蔑视 , 隐含着对当代国民党及其领袖的轻视 , 又充分体现出毛泽东对无产阶级革命和通过革命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的自信 , 体现了毛泽东对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可开创新中国的人民领袖的赞许 。郭沫若在评论毛泽东的诗词时说 , 毛泽东的诗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的思想 。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希望你是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老无所依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