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所有诗词后给你的感受|200字左右( 七 )


山 ,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 万马战犹酣 。
山 ,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 赖以拄其间 。
忆秦娥
西风烈 , 
长空雁叫霜晨月 。
霜晨月 , 
马蹄声碎 , 
喇叭声咽 。
雄关漫道真如铁 , 
而今迈步从头越 。
从头越 , 
苍山如海 , 
残阳如血 。
毛泽东诗词选读后感〖原词〗北国风光 ,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 惟馀莽莽;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 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 看红装素裹 , 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 成吉思汗 ,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
【鉴赏】雪 , 冰清玉洁 , 是情趣的寄托 , 是人格的化身 。
自古以来 , 骚人墨客 , 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 , 多有咏雪之作 。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 , 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但专章一叹三唱 , 本篇却首推第一 。不独如此 , 本篇还是毛泽东最早传世的一首 , 也是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 。最根本的是 , 这首词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 , 也是毛泽东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的显现 。集如此众多之第一于一身 , 这首词自然就举足轻重、众望所归了 。
“有第一等襟抱 , 第一等学识 , 斯有第一等真诗 。”(清沈德潜『说诗碎语』) 。毛泽东此词 , 是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 , 其胸襟气魄的雄伟浩阔 , 真可谓“横绝六合 , 扫空万古”(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
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 , 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 , 评古今人物 。上下浑融一气 , 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 , 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 , 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
“北国风光 ,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 开篇高唱而入 , 起笔不凡 , 总栝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 。诗人咏雪 , 眼光不仅仅停留在雪上 , 而是通过学来写祖国壮阔的山河 , 评述祖国悠久的历史 , 这就所见者大、所论者深 。第一句 , 劈头统摄歌咏的地域对象 , 一笔囊括了半个中国 。二、三句描写特征 , 点出题目 。“千里”“万里” , 承“北国”两字 , 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 , 极写范围广蒙深透;“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 , 一静一动互相映衬 , 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 。寥寥十二个字 , 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 , 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 , 而且豪情激荡 , 笼罩全篇 。
接下来七句 , 用“望”字领起 , 分三层递出 , 具体描绘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 , 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 。你看:南北纵横 , “望长城内外 , 惟馀莽莽” , 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 , 呼应了“万里雪飘”;东西环顾 , “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 , 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 , 回应了“千里冰封”;上下远眺 , 则“山舞银蛇 , 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 , 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 , 充满活力 , 好象正“舞”向云宵 , “驰”向天际 , 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这七句大笔如椽 , 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 , 笔力千钧 。这七句 , 大处落墨 , 专写大河、长城 , 点染了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 。“欲与天公试比高” , 更给本无生气的景物 , 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 。这是人格化的雪景 , 更是个性化的诗意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 , 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 , 只有毛泽东才有此高招!诗人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 , 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 , 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 , 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形象 , 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 。同时 , 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 , 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 , 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 , 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 , 不只形象跃然纸上 , 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 , 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 。这种移情入景、力诱纸背的描写 , 也只有毛泽东才有此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