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是哪个朝代|药酒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二 )


宋代《太平圣惠方》所设的药酒专节多达六处 。除了这些专节外,还有大量的散方见于其他章节中 。唐宋时期,由于饮酒风气浓厚,社会上酗酒者较多,故在一些医学著作中,解酒、戒酒方也应运而生 。
元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医药学有了新的发展 。在整理前人药酒经验,创制新配方,发展配制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就,药酒的制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明代朱橚等人的《普济方》,方贤补续的《奇效良方》,王肯堂的《证治准绳》等著作中辑录了大量前人的药酒配方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集了大量前人和当代人的药酒配方,卷25酒条下,他本着“辑其简要者,以备参考”设有“附诸药酒方”的专目 。
清代孙伟的《良朋汇集经验神方》,项友清的《同寿录》,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都记载着不少明清时期出现的新方 。这些新方有两个值得肯定的特点:①补益性药酒显著增多,史国公药酒、八珍酒、长生固本酒、延寿酒、长春酒、红颜酒等都是这段时间出现的配伍较好的补益性药酒;②慎用性热燥烈之药,唐宋时期的药酒,常用一些温热燥烈的药物,往往会伤及阴血 。明清的很多药酒配方采用平和的药物以及补肾养阴药物组成,这样就可以适用于不同病情和机体状况,使药酒可以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 。
药酒是哪个朝代|药酒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4
药酒的分类
我国的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这就直接决定了我国药酒资源的种类繁多 。药酒的功效主要由中药处方来决定,但与酒的性质也有一定关系 。而做为中药材溶剂也不限于白酒,还可以使用米酒、黄酒和果酒 。药酒如何分类,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有如下几种分类法:
按给药途径分类
中国药酒按给药途径主要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大类 。
内服药酒指口服后起全身保健或治疗作用的药酒 。内服药酒数量大,工业化生产品种和数量均高,是中药药酒的主要产品 。
外用药酒指主要作用于皮肤、穴道、黏膜或敷、揉患处,产生局部药理效应和治疗作用 。
按主治功能分类
中药药酒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种,这种分类法较为常用 。
滋补保健药酒这类药酒的主要作用是对人体的阴、阳、气、血偏虚起到滋补保健作用,使人体各器官保持正常、协调运行,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精力充沛并减缓机体衰老,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如补气养血酒、补肝肾强筋骨药酒等 。
治疗性药酒这类药酒以治疗某些疾病为主要目的 。如:风湿痹症药酒、消化器官疾病药酒、皮肤病药酒等 。治疗类药酒又可根据其适用范围不一样,分为内科用药酒、外科用药酒、妇科用药酒、骨伤科用药酒、儿科用药酒、皮肤科用药酒、五官科用药酒等 。
美容类药酒这类药酒主要有美容润肤、乌发防脱、生发、除黄褐斑等功效 。如:乌发酒、红颜润肤酒等 。
按使用基酒分类
中药药酒按制作药酒时使用的原料酒(基酒)的不同,可分为白酒类及其他酒类,包括黄酒类、米酒类、果酒类等 。
白酒类药酒使用蒸馏酒为基酒制备的药酒,所用白酒要符合国家关于蒸馏酒质量标准的规定 。蒸馏酒的浓度依据各品种要求而定,内服酒剂应以谷类酒为原料 。《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药酒,均用白酒制备 。
其他酒类采用黄酒、米酒、果酒等含醇量较低的酒作基酒制成的药酒 。由于其醇含量较低,适于不善饮酒者饮用,这类酒较之白酒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常用以制备保健酒和美容酒 。
按制作方法分类
浸提类药酒采用浸提方法制备的药酒,依浸渍温度不同,可分为冷浸法和热浸法,依使用工艺手段的不同,有一般传统制药酒浸制法和工业化生产的浸制法制药酒,如循环法浸渍法、罐组式逆流循环提取法、热回流法以及渗漉法制药酒等均可 。
酿制类药酒系将药物或药汁配合造酒原料、酒曲等,发酵酿制而成 。
配制类药酒药材经提取得到提取物,加基酒和其他添加剂配制而成的药酒 。
按外观形态分类
液体酒外观形状为液体的药酒,这是常用的药酒 。
固体酒指固体状态的药酒,为便于携带,采用环糊精或其他辅料作基料 。环糊精将酒中有用物质全部吸收,然后加工成粉末,饮用时只需把粉末用凉开水溶解即可,其色、香、味均可保持原汁酒的特点 。这类酒还不多,但已逐步成为治疗药酒开发的一种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