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事物特点来表现作者本人气节的古诗( 二 )
五、从修辞手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 , 修辞能把景物写活 , 古典诗歌也不例外 , 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 , 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 , 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 , 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 , 体现音乐美 。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的欣赏 。“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 , 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 , 那么 , 一首诗就能读懂 , 读懂诗句不管从哪个角度发问 , 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
当然 , 欣赏诗歌写景的角度还有其它 , 无论从哪种角度入手 , 都要注意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 , 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一是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写景的 , 这些技巧的效果怎样;一是作者借这些景物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方面都必须具体阐述 , 才能恰到好处的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 , 才能多角度的赏析写景特色 , 才能写出全面准确的赏析文字 。
描写事物特点来表现作者本人气节的古诗墨梅
王冕 元朝
吾家洗砚池边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望采纳
如何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 , 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 , 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 , 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 。我们在阅读时 , 读出这些角度的话 , 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 , 高低、上下、内外 , 无论怎样 , 总是层次分明 。苏轼《鹧鸪天》 , 上片写景 , 由远到近、由高到低 , 层次分明 。“林断山明竹隐墙 , 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 , 高山清晰可见 , 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 , 小池塘旁长满枯草 , 蝉声四起 , 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 , 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 , 井然有序 。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 , 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 , 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 , 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 , 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 , 红绿相映 , 色彩分明 , 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 , 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 。“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 , 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 , 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诗歌中作者写景 , 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 , 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 , 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已讶衾枕冷 , 复见窗
户明 。夜深知雪重 , 时闻折竹声 。描写对象是雪 , 诗中句句写雪 , 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 , 突出了雪之大 。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 , 除安排顺序外 , 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 。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 , 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 , 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
江楼橘柚香 , 江风引雨入舟凉 。君遥在潇湘月 , 愁听清猿梦里长 。前两句写实景 , 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 , 后两句虚景 , 想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新时代班级管理的特点心得体会怎么写?
- 谚语|关于春天的谚语,描写春天的谚语歇后语有哪些
- 描写蚂蚁作文怎么写?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怎么写?
- 初一重阳节日详细描写话题作文怎么写?
- 描写重阳节作文如何写?
- 北京长城作文怎么写?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怎么写?
- 描写五月景色的优美句子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