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哪位书法家谢谢( 三 )


周慧珺书法艺术的形成始于对米字的书法实践创新 。可以让完成浸淫在米字上的临习实践 , 是她开始用理性进行分析《蜀素贴》的笔划结构 , 用感性的笔抒写着具有自己风格的周体书法 。学书态度严谨的周先生 , 凭着书艺着称于书坛 , 这不仅得益自己具有理科知识先天的原因 , 还归结于她对《蜀素贴》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临习 , 起初她要求自己必须写得象 , 不但形象、而且神也象 , 即所谓的形神兼备 , 无疑增加了学书的难度 , 为了达到这自我要求 , 周慧珺先生开始了更为勤奋的学书实践 。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临摹与不断书写 , 周先生终于找到解读米字书法艺术的书写语言 , 使她在1962年便以所临的《蜀素贴》入选上海书法展 , 并被刊登在《新民晚报》上 。这对于初学书法的周先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令她自己兴奋的事情 , 由于首获成功的喜悦 , 终于使她走上了书法艺术之路 。
首获学书成功的周慧珺先生 , 对书法的深情投入 , 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 , 也促使她开始了拜师学艺的求学书法实践 。这时的周慧珺先生正式拜师于沈尹默、白蕉、拱德邻、翁闿运等一大批享誉书坛的海派书法名家 。在这些名家的指导下 , 身在上海市青年宫书法班学习的周先生 , 基本功得到了严格而高水准的训练 , 书法技艺日益渐趋成熟 , 尤其是对用笔方面的掌握过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 懂得了笔墨其中的辨证关系 , 对字的结构和布局章法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全新的感知 , 并且提高了对书写过程的判断力 , 入笔入纸有了“计白当黑”的正确处理效果 。面对着各种碑贴 , 周先生不再像初学时那样茫然不知所措 , 而则能够迅速领会其中的用笔技巧和结构特点 , 此时的她在名家的指导下学临了颜真卿、诸遂良 , 欧阳询以及宋四家的书法字贴 。
从此 , 时年35岁的周慧珺以她清新聪俗、刚健有力的书风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她的名字 , 她应上海朵云轩之约出版了第一本行书字贴——《鲁迅诗歌选行书字帖》 。帖中那刚健俊逸的墨迹令人耳目一新 , 给这匮乏的精神粮食的年代吹来了一股周氏体劲风 。在当时学书人的心中产生了共鸣 , 人们争购踊跃 。在短短的几年内一版再版 , 创下印数100多万册的发行纪录 。周体书法热潮开始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 令全国书法爱好者都记住了周慧珺的名字以及她那具有独特风格的书法艺术 。周慧珺先生以致在后来的作品自序中说:“文革中家庭遭受变故及自身多疾病折磨 , 这一时期书风追求雄强刚健 , 以表达自己在逆境中不甘屈服的心志 。”
可见周氏书体的形成与她在身处逆境中遭受的变故有一定关系 。正是这种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和对书法寄予一种向往精神的追求 , 以及在生存中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穿间 , 她的创新精神的产生在所难勉 。如果没有在前人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创作 , 须必只能重覆前人的足迹 , 她便不可能成为一个令人喜受的书法家 , 她也就不可能在逆境中拓展和突围 。
后来 , 周先生由于书法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 成为了上海中国书画院的专业书法家 , 书法艺术随之也形成了比较有鲜明的个性 , 书体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特点的周氏书体 。成为专业书法家后 , 周先生较之前有了充裕的时间来开展对书法艺术的研究 , 这时她便真正地意义上对书法这一门艺术进行全面的探索和研究 , 真、草、篆、隶、楷书无所不涉猎 。并把书体的创作范围逐步扩大 , 广临了北魏碑版 , 简牍帛书 。在上溯晋唐、下汲明清中 , 博取众长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 。
理性与激情的完美结合 , 不仅丰富了她作品的立体感 , 同时造就了她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精神 。她行书书法中每字透露出来的跳跃腾挪的节律、出乎常人意外的造型 , 均使人过目不忘 。我也是在周体这种风格的吸引下 , 才开始了对周体书法艺术的研习 。她书法中给读者或者给每位审美者来说无不带来心灵的震憾和冲击 , 尤其在视觉的欣赏上 , 更是一种清新的愉悦审美享受 。刚劲奇逸的结体是她笔下所要表现出来的书法精神 , 粗重与空灵、厚实与淡虚的布局 , 更是她在传承古人进行创新的基础另一种表现的积极学书的书法创新精神 。自此 , 周先生便遵循自己的书法创新精神进入了创作境界 , 创新了具有自己艺术个性的周体书法字体 , 也开始在书坛上创新了另一种书法的书写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