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宣城的诗词

1、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代: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凤凰桥和济川桥好似落入人间的彩虹 。
村落间泛起的薄薄寒烟缭绕于橘柚间,深秋时节梧桐已是枯黄衰老之像 。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关于宣城的诗词

2、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
译文:
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
子规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 。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 。
3、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南北朝:谢朓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
译文:
船走水路与江水背向而行,而流水却知入海而归 。浩淼水天之际能够认识出返归之船,云雾之中能分辨江岸的树 。
船在摇荡,困倦惆怅之心也在摇荡,这种孤独的远行已非一次 。虽然为得朝廷赏识而高兴,但又怎能比得上遁迹僻远之地的情趣 。

【关于宣城的诗词】

世间喧嚣从此远隔,庆幸得到这种机会 。虽然没有玄豹深藏远害的资质,但也终于能够隐于南山的雾中 。
4、自宣城赴官上京
唐代:杜牧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 。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
译文:
潇洒不羁飘荡江湖十多个春秋,没有一天不在酒杯前徘徊逗留 。
谢公城边被溪水声响惊醒酣梦,苏小门前的柳枝常常拂过我头 。
天下的山川景物到底哪里最好,几人怀抱这般情韵一生就罢休?
尘世中人挂冠归去原是平常事,终于将蹉跎了的光阴来寻访旧游 。
5、宣城见杜鹃花
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
译文:
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
子规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 。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 。
写诗歌 。题目一:歌颂党 题目二:歌颂祖国和宣城的建设 题目三:抒发自己成长的经历,遇到的人和事 。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你是那喷血的朝阳,
用生命书写乐章 。
你永远没有轻薄地表白,
却用博大诉说着耀眼的辉煌 。
是你钢铁的意志,有力的臂膀,
举起祖国的彩虹 。
是你刚强的性格,
冲杀在硝烟弥漫的战场,
为我们书写神奇的篇章 。
党啊党,
我为你骄傲,
我为你自豪!
歌颂九华山诗词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
李白等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 。(高霁)
积雪曜阴垫,飞流歕阳崖 。(韦权舆)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李白)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①
李 白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
——————
①韦仲堪,李白好友,时任青阳县令 。
郡楼望九华
杜 牧
凌空瘦骨寒如削,照水清光翠且重 。
却忆谪仙诗格俊,解吟秀出九芙蓉 。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文学家 。京兆万年人 。曾任黄、池、睦诸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后人称为“小杜” 。以济世之才自负 。曾注《孙子兵法》 。诗清新俊迈,文章奇警纵横 。有《樊川集》 。
送童子下山
金乔觉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
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 。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
作者简介
金乔觉(696-794)新罗僧,俗称金地藏 。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近族 。唐开元末(约719)渡海来华,卓锡九华,从此九华山被称为地藏道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