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颂竹的诗句( 二 )



三四句“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细致地刻画了作者住宿山寺的情景 。在这风雨之夜,山寺内残灯将灭,诗人亦将就寝 。他刚拨开一层白色的烟灰,就发现里面还有一团通红的火焰,旋拨旋起 。这既是写炉火,但又何尝不是写诗人心中难以熄灭的热情之火?虽然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苦恼,时而消沉,但他“奋厉有当世志”的意愿并没有消失 。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使他久久不能入眠 。那萧萧风雨打窗声,仿佛把他带进了熙宁变法的浪潮中 。他记得熙宁初期,时议纷争,自己数次上书陈述政见,然而不为执政者所容忍 。当他离京赴杭州时,他的中表兄弟文同为之担忧,并作诗规劝说:“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 。然而“口快笔锐”的诗人是听不进去的 。如今夜宿山寺,辗转不寐,似乎又在吟诗了 。诗篇以“卧听”句收结,与上篇首联自我抒怀相呼应,余韵不尽,耐人咀味 。本文出自古诗文网:http://www.gushibaike.cn

这二首诗意脉连贯,充分反映了诗人“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的情意 。南宋何汶在《竹庄诗话》卷十七引《冷斋夜话》云:“山谷(黄庭坚)尝言天下清景,初不择贵贱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我辈所设 。……东坡《宿余杭山寺》诗云云 。人以山谷之言为确论 。”从诗中所写宁静、清淡的境界来看,作者不仅在于客观地再现山寺的清景,而且融情于景,通过清新通脱的语言,抒写了主观情思,表现了超旷的襟怀,使读者咀嚼到一种隽永的意趣 。清人纪昀评此诗说:“意自寻常,语颇清脱” 。也就是说,在极为平淡的诗意中,可领略到清脱深永的滋味 。

【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苏洵子 。少年时即“奋历有当世志”(《宋史》本传) 。十余岁,博通经史 。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为主考官欧阳修所赏识、推奖 。六年,召试秘阁,复殿试,入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 。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除直史馆 。次年,父洵逝,护丧归蜀 。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服除还朝 。因不赞成王安石新法的激烈主张,自感在朝处境艰危,请求外放,先后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移知湖州 。李定、舒亶等人摘取其诗句,四次上章弹劾,诬苏轼“谤讪朝廷”,被捕入御史台狱,这便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因反对尽废新法,被“旧党”人物目为“安石第二”,又因与洛党程颐等发生矛盾,再度请求外任,历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哲宗亲政,新党掌权,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四年,再贬儋州(今海南) 。徽宗即位(公元1100年),遇赦,提举玉局观 。次年,卒于常州,谥文忠 。苏轼一生立朝刚正不阿,以国家天下为重,于新旧两党皆无所依违,且“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陆游语) 。

在地方官任上,多有德政,受到百姓深深爱戴 。他思想博杂,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特点圆通灵活地加以运用 。既积极从政,始终关心国事,又能超脱于个人的沉浮、得失之外,历尽磨难而不改其乐观精神与旺盛的创作生命 。

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人物,建树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其中最重要韩、柳、欧、苏之一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有宋一代诗歌新貌 。其诗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政治诗、抒情写景诗、咏物诗、哲理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叶燮《原诗》) 。

赵翼赞其“天生健笔一支,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达之情,继李、杜后为一大家”(《瓯北诗话》) 。创作个性极其鲜明 。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于传统的婉丽风格外,开创豪放清雄一派,有极高的造诣,为后世所宗 。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绘画是以文同为首的“文湖州竹派”的重要画家 。苏轼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中国文艺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他是北宋文化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 。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易传》《东坡书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