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单位|_邻里规划变迁史

邻里单位(_邻里规划变迁史)邻里单位|_邻里规划变迁史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邻里规划的变迁史 。


在原始社会 , 邻里最初主要是血缘的联系 , 随着人类发展 , 而后逐渐转向地缘联系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 邻里被赋予了政治意图 。《汉书》中对于邻里系统是这样描述的∶"五家为邻 , 五邻为 里 , 四里为族 , 五族为党 , 五党为州 , 五州为乡 。"


从《汉书》中对邻里的描述中可以看出 , "邻和里"分别对应特定的户数单位 , 五户为一邻 , 五邻为一里 , 里即 25 户。可见 , 中国传统的"邻与里"的户数规模比较小 , 却构成了城市最基本的市民关系 。


“里”在北魏以后称为“坊” , 为当时的居住区 。即由官府规划的、封闭的居民区 。唐长安城有108 个坊 。坊由百思特网城市干道划分而成 , 大小不尽相同 , 四周筑坊墙 , 开有坊门 , 定时启闭 。坊内主要为民居 , 也有寺院和官僚府第 。宋东京城、元大都城也有里坊制 , 但已不设坊门坊墙 , 仅是一种行政管理单位 。里坊的划分对中国古代城市用地布局和方格道路系统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 至今在一些城市仍有里坊制的痕迹 , 
邻里单位|_邻里规划变迁史



苏州便是典型的例证 。苏州在唐诗中有60 坊的记载 , 宋代郡守李寿朋也曾排定过65 坊 , 范成大在《吴郡志﹒坊市》中列有60 坊中的大多数坊名 , 近代则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之说 。无论是用地的划分区域还是行政管理的单位 , 街坊都不是现代人的杜撰 , 而是有着历史根据的 。


今天你在苏州古城徜徉 , 就感受到什么叫“街坊邻居”四个字 , 街坊是由一条条巷子和一组组民居构成的 , 不同的民居和巷子形成了街坊的特色 。粉墙、黛瓦、石库门、马头墙、漏窗、高直的墙体、逼仄的小弄 , 幽长的深巷 , 弹石路 , 石河沿 , 古老的井栏和湿漉漉的井台 , 旧迹斑斑的院墙里伸出几只轻轻的竹梢 。这是苏州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


在这样环境里共同成长的毗邻而居 , 狭窄的空间让邻居们的关系紧密 , 并且邻里环境建设主要是由居民自筹自建 , 于是需要邻居们互帮互助 , “乡田同井 , 出入相友 , 守望相助 , 疾病相扶持 。”以里坊制度为代表的邻里系统塑造了一种东方的社会结构 , 这种社会结构在今天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市民文化 。
邻里单位|_邻里规划变迁史



这种稳定的邻里系统在近代才被打破 , 确切地说 , 是在1929年整个西方经济萧条及二战之后 , 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尤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更新浪潮 , 先从西方打破了旧的、稳定了几千年的邻里系统 。


最先兴起的城市更新 , 受霍华德的“花园城市”和勒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的影响 , 城市建设被高速公路和绿化带分割 , 老旧小区被摩天大楼取代 , 人们在改善了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失去了邻居 , 传统的邻里关系被破坏殆尽 , 新的邻里关系又难建立起来 , 这不得不让城市建设的规划者把“邻里”这一重要概念带入到城市规划当中 。


20世纪20年代初 , 美国建筑师佩里(clarence perry)在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基础上 , 发展并提出了邻里单位概念 , 并经过长时间和大量实践 , 形成了《邻里单位理论》 。


佩里的邻里规则这样认为:


1、邻里单位四周被城市道路包围 , 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的穿越 。一般应采用尽端式道路以保持内部安静、安全和低交通量的居住气氛 。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 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 。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为5000人百思特网左右 , 规模小的为3000~4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