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答题解题技巧有哪些( 五 )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 。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
这首诗颔联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而颈联则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理解时要各自分析 。颔联中“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 。“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 。并且“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 。“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
颈联:“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
(4)托物言志 。古人写诗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某个事物上,通过对这个事物的吟咏表达自己的情怀,这就是所谓的托物言志 。命题者在考查时往往让考生分析作者借某个特定的物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题时一般要知人论世,找作者情感与所托之物的共同点,实现人与物的对接,从而把握作者的感情 。如2007年高考海南、宁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这首诗里的琴弦、棋盘具有正直、方正的特点,与作者自己方正的人品吻合 。自己的方正人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兴亡的结局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的讥讽 。
2、整体把握诗中的感情
所谓整体把握情感,往往要结合全诗(词)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理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其难度比理解某个句子中作者的情感来得大,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解读出其中的内涵 。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要求考生不但要结合全诗分析,还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来答题,从注释②中可知,一、二句中的“无梦还家”“独立青峰”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孤寂、痛苦之情 。三、四句写到梅花的意象,结合注释①可知,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
由此可见,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时,除了把握诗句的内容外,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再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做此题时固然要学会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但若考生不了解华清宫的有关背景,恐怕也很难理解透作者在诗中的感情 。华清宫即中国唐代离宫 。以温泉汤池著称 。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 。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 。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 。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 。当时这里台殿环列,盛况空前,但安史之乱后皇帝很少游幸 。至唐末废圮,五代成为道观 。知道这一背景,再读这二首诗,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出来了 。第一首诗通过对华清宫外“飞雪暗云”的寒冷天气与宫内“绿树碧檐”的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再通过“无人知道外边寒”的控诉,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封建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对唐明皇在华清宫游乐歌舞,不理国事,导致安史之乱的史实的吟咏,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