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如何分平仄( 二 )


古诗如何分平仄

扩展资料:
特定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 。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 。例如:
月夜(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话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 。例如: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白话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律诗平仄
关于古诗中的平仄古诗规则——平仄规则
平 仄 规 则
【简介】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分
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 。我们对平仄的要求
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
【规则】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
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 。七言诗则依此类推 。是为组句规则 。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
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 。是为组联规则 。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何谓上下联?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 。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例如: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
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
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 。

【古诗如何分平仄】

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
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 。
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
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每联之
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
。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
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
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
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
。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 。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
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
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