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如何分平仄( 五 )


"相"字属仄声,末字"寻"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 。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
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酬乐天扬州(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
"山"字属平声,末字"地"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 。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
五六句要求对仗 。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平平仄仄仄平平
凤去台空江自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吴宫花草埋幽径,仄仄平平平仄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为浮云能蔽日,仄仄平平平仄仄
长安不见使人愁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
"凰"字属平声,末字"游"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 。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
古诗平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平仄表及范例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古诗词中对平仄有什么要求?古诗词平仄之我见

古词和格律诗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
知 。以七律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
格对仗 。从声调上讲,首先是平仄相间,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
,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
明 。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同联当
中平仄相对 。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仍是
重要的原则 。

律诗绝句的各种固定形式,自有其鲜明的美学及诗学特征 。
以五字和七字为一句,一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另外则是更符合记忆的要求
,这种分句法最容易记住;对仗具有典型的轴对称形式的美感,恰好又
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相协调一致,如古代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轴对
称性;韵脚一致能使阅读吟诵和谐流畅;平仄相间使诗句抑扬顿挫;联
间平仄相沾则能起到整诗语气贯通的作用,类似于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顶
针 。各种特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看出不尽相等 。

声调是汉语特有的,它是一个汉字必备的语音特征,不像
英语仅有音节特征 。声调的本质是一个字发音时音高的变化特征,持续
高音为阴平,由低到高为阳平,先降后升为上声,由高到低为去声,简
单说为音调的变化就是声调 。但是声调口口相传,因而变化很大,又有
地域之别,更难统一,不象文字有固定的流传形式而比较稳定 。一个编
辑论及拙诗“坐看寒山一片湿”中的湿字,认为属入声,归仄声类,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