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诗词是什么意思

【含义】
上联歌颂了满腔热血报效祖国而英勇捐躯的七十二烈士 。“春云”指起义战斗的时间 。下联写四万万同胞对他们的深切悼念 。“愁看秋雨湿黄花”,指反动的黑暗势力对进步正义行为的摧残 。联语对仗工整,辞真意切 。尤其是把季节写于联中,更赋于了深刻的寓义,其悲壮苍凉的情调,极为感人至深 。
【原文】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
【鉴赏】
1911年3月,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了反清起义,但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事后,广州革命志士设法收殓死难烈士遗体七十二具,合葬于广州城外东北郊的黄花岗 。
此联是1912年3月中华民国于南京召开七十二烈士殉难一周年纪念大会上,黄兴为挽黄花岗烈士所题写的挽联 。
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诗词是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上联赞美了烈士为国献身的可贵精神,下联概括了全国人民悼念烈士的深切之情 。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结果失败,喻培伦等36人英勇牺牲,其中华侨29人 。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1912年,有关部门为了纪念先烈的英名,发扬先烈的战斗精神,在安葬七十二烈士的黄花岗,修建“黄花岗烈士陵园” 。黄花即菊花,它的傲霜节操,千秋共赏 。英雄虽去,但他们的丰功伟绩却彪炳千秋,永远被后人所敬仰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求毛主席的“若要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全诗,谢谢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 。莫问家邦运短长,但观意气能终始 。埃及波兰岂足论,慈悲印度非吾比 。我家数世皆武夫,只知霸道不知儒 。家人仗剑东西去,或死或生无一居 。我年十八游京甸,上书请与倭奴战 。
《湖南少年歌》为民国初期湖南才子杨度所作 。此文系杨度流亡日本时所作,首次发刊于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上,是杨度代表湖南青年对梁启超所作的《少年中国说》的呼唤之应答 。
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诗词是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救国使命一直召唤着血性的湖南人:
黄兴,与孙中山并称“孙黄”的辛亥革命重要领袖人物,一位变卖豪宅闹革命的“八指将军” 。他5岁随父读书 。幼年时思想受湖南明末大儒王夫之的影响很深,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座右铭,立志救国救民 。
蔡锷,这位“为四万万人争人格”的文弱少年,早年从军,在云南率军响应武昌起义宣布云南独立,出任“大汉军政府云南都督”,民国建立后,他坚持“共和”理想,反抗袁世凯称帝,成为护国运动的先驱 。
1913年3月,宋教仁率领国民党在国会议员选举中获压倒多数席位 。1913年3月20日晚10时,宋拟由沪乘火车去北京,被刺客开枪射中,22日凌晨,宋与世长辞,年仅31岁 。孙中山挽联称宋教仁:“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湖南少年歌
名人名联[五代吴越]契盈题杭州碧波亭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五代后蜀]孟昶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宋]王安石挽韩琦 木稼曾闻达官怕 山颓今见哲人萎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宋]楼钥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
[宋]吴叔经贺友寿 天边将满一轮月 世上还钟百岁人
[宋]李清照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宋]朱嘉 佩苇遵考训 晦水谨师传
[宋]朱熹赠友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元]赵孟頫题扬州迎月楼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元]杨瑀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明]朱元璋赠徐达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元双
[明]高刚 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 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明]王守仁题于谦庙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明]徐渭题青藤书室 未必串关别名教 须知书户孕江山
[明]左光斗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明]杨慎题昆明华庭寺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心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