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是怎么死的图:有些话只能带到八宝山死也不能说( 五 )


当时,分处南天北地的乔冠华和胡乔木,几乎同时在以“乔木”笔名发表那遥相互应的国际述评和社论文章 。
一时间,风靡新闻文化界乃至中国政坛的“乔木”被传为佳话 。
然而,也有许多细心的读者在捧读之余颇感跷蹊:“乔木”一会儿在香港发表国际述评,一会儿又在延安发表社论文章,莫非他有分身之术不成?
1995年5月15日,笔者在采访胡乔木女儿胡木英时,她曾谈及到这样一个笑话:
时在白区工作的胡乔木妹妹胡文新(即方铭),一次在看到香港报纸上发表有署名“乔木”的述评文章后,误以为哥哥胡鼎新已经到了香港 。于是,她随即给香港的“乔木”写了一封家信 。结果,这封家信竟然把乔冠华弄得莫名其妙 。因为此时的乔冠华,并不知道胡鼎新已赴延安,并且在以同样的笔名撰写文章 。
后来,当人们终于弄清楚这一南一北两个“乔木”并非同系一人时,才干脆以“南乔”(乔冠华)、“北乔”(胡鼎新)相称 。
两个“乔木”同名之争
两个“乔木”同为文坛奇才,皆是风云才子,可又各怀雄才大略,互有千秋之色 。
“北乔”胡鼎新,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理论精深,其严谨的学风,堪称光辉的典范 。当年“和他(按:指胡乔木)在延安相识,长期共事,断断续续,前后有五十多年”的杨尚昆,“因为他的丰富知识和写作才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还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故而曾深情地写下《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文,称颂“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期望,都已经流泻在他毕生写作的不计其数的文字之中了 。这些文字写上他个人名字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量的是用了党的和国家的名义 。他个人已经同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融为一体了 。这是一个终生用笔来为人民服务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境地,也是我们最应该学习乔木同志的地方” 。
胡乔木的天赋和才华,确实非常人所及 。杨尚昆回忆说,当年毛泽东甚至用过“靠乔木,有饭吃”来戏说过他的积累和才气 。
乔冠华也曾由衷地感叹:“写文章,搞文件,我们十个也顶不了一个胡乔木!”
与“北乔”胡鼎新那严谨、稳健的作风大相径庭的“南乔”乔冠华,则秉性旷达,浪漫洒脱,不拘小节 。他博学英才,思想开阔,睿智超群,其才思如行云流水,文章明快活泼,令人拍案叫绝 。崔奇称颂他“早在年轻时,就以文才著称”,其“学识渊博,思想开阔 。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无不涉猎 。他研究过文艺理论和文化思想问题,写过这方面的论文 。在病中,我看见他还在读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和钱锺书的《管锥编》”;“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 。他有诗人的气质,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才华” 。
胡乔木则公允地评价乔冠华,虽“遭遇坎坷”,但“博学英才”,“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可魔灭” 。
正因为如此,乔冠华与胡乔木一样,同样也深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世纪伟人的极度赏识 。毛泽东生前即曾赞说过“乔老爷”,称他当年那气势恢宏的国际述评文章,可顶抗日战场上的千军万马!
伴随着乔冠华日后的外交辉煌,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袖人物戏说的“乔老爷”这一美名,更是风靡全国,妇孺皆知 。最后,他竟带着世纪伟人们戏送与他的这一雅号,走完了人生最后二十多年的传奇岁月 。
在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曾出现过与一代枭雄孙策、周瑜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江南二乔”,她们那国色天香的“风流姿色”可谓倾国倾城、家喻户晓;到了二十世纪后的中国共产党内,又并世而出了“苏北二乔”,他们那才华横溢的“风流文采”更是风靡华夏、誉满全球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坛、政坛上的一桩奇事、趣事 。
更为有趣的是,“苏北二乔”不仅同出清华园,还同为盐城人 。当年,这两个“乔木”家的住地,相距只不过十多公里 。“北乔”比“南乔”年长一岁,“南乔”比“北乔”早一年步入清华; 两人几乎是同时参加革命,后又几乎是同时进京在中央担任要职 。所以,毛泽东曾亲切地将“苏北二乔”称之为“盐城二乔” 。
“盐城二乔”分处南、北两地时,尚可分别以“南乔” 、“北乔”相称;可一旦相聚,“二乔”两人之间的重名问题便马上显露了出来 。
1945年,“北乔”胡鼎新随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此之前的1942年秋,“南乔”乔冠华从香港秘密撤退后,也已从韶关辗转至重庆曾家岩50号,来到了周恩来身边,开始出任《新华日报》编委,继续负责“国际述评”专栏的撰稿和编辑工作,并主编《群众》周刊,同时参加中共代表团外事组的有关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