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弟子规( 九 )


若衣服 , 若饮食 , 不如人 , 勿生戚 。闻过怒 , 闻誉乐 , 损友来 , 益友却 。
闻誉恐 , 闻过欣 , 直谅士 , 渐相亲 。无心非 , 名为错 , 有心非 , 名为恶 。
过能改 , 归于无 , 倘掩饰 , 增一辜 。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 是清代前期山西新绛秀才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 后改名为《弟子规》 。
古诗:弟子规

扩展资料
赏析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也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 , 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
础 , 《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 , 更是将“信”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编排 。
“信” ,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说话要谨慎——以诚信的心来说话 , 不可欺诈 , 不可说谎 , 不可多言 , 不可花言巧语 , 不讲粗俗话 , 没弄明白的道理不要说 , 未经证实的流言不要传播 , 不要轻易许诺 , 不要说人是非 。说话要讲求沉稳而缓慢一些 。
2、德行要提升——以诚信的心来学习 , 观摩借鉴 , 以提升自身德行 。看到好人好事 , 就要努力看齐 , 假以时日 , 务必赶上;看到坏人坏事 , 就要努力反省 , 有则改之 , 无则加警 。要确立德行修养的目标 , 注重精神生活方面的提升 , 不在物质生活方面与人攀比 。
3、态度要端正——以诚信的心来端正自己自处与待人的态度 , 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毁誉 。无心之非是犯错 , 有心之非就是造恶 , 不可不严于律己 。
犯了过失 , 只要真心改过 , 就能消除负面影响 , 无碍于自己做个圣贤人的人生终极目标;犯了过失 , 不但不认错 , 反而刻意掩饰 , 那就是错上加错 , 罪加一等 , 离开人生的大道远之又远了 。不可不知 , 不可不慎 。
《弟子规》是一部蒙学经典 , 所谓“弟子” , 不是一般的意义 , 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 , 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 , 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 。“弟子规”便是说 , 要学习圣贤经典 , 做圣贤弟子 , 成为大丈夫 , 《弟子规》就是其入门读本 。
作者简介
李毓秀(1647-1729) , 字子潜 , 号采三 , 生于清代顺治年间 , 卒于雍正年间 , 享年83岁 。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李毓秀的人生经历平实 , 性情温和豁达 , 因而缺少传奇故事 。史料记载 , 在年轻的时候 , 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 , 游学近二十年 。科举不中后 , 就放弃了仕进之途 , 终身为秀才 , 致力于治学 。
精研《大学》《中庸》 , 创办敦复斋讲学 , 来听课的人很多 , 门外满是脚印 。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 , 十分佩服他的才学 , 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平生只考中秀才 , 主要活动是教书 。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 , 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 , 写成了《训蒙文》 。后来 , 由清朝的贾存仁修订改编 , 并改名为《弟子规》 。
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 , 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弟子规
《弟子规》中《出则弟》全文加翻译出则悌
兄道友 , 弟道恭 , 兄弟睦 , 孝在中 。
财物轻 , 怨何生 , 言语忍 , 忿自泯 。
或饮食 , 或坐走 , 长者先 , 幼者后 。
长呼人 , 即代叫 , 人不在 , 己即到 。
称尊长 , 勿呼名 , 对尊长 , 勿见能 。
路遇长 , 疾趋揖 , 长无言 , 退恭立 。
骑下马 , 乘下车 , 过犹待 , 百步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