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在抗战时期说过的话( 七 )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 , 终年94岁 。
详情请看http://baike.baidu.com/view/34089.html?wtp=tt
叶圣陶的作者介绍叶圣陶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 , 作家 , 教育家 , 出版家 , 政治活动家 。原名叶绍钧 , 笔名叶、圣陶、斯提等 。江苏苏州人 。早年当小学教师 , 并参加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 。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 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国文月刊》、《笔阵》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1946年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 , 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 , 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 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 , 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
生平简历
1894年 , 叶圣陶出生于苏州吴县 。
1907年 , 考入草桥中学 , 毕业后任小学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 , 开始文言小说创作 。
1915年 , 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国文教员 , 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后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
1918年 , 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
1919年 , 加入了北京大学的新潮社 , 开始白话文学的创作 。
1921年 , 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 提倡“文学为人生” 。
1923年 , 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 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
1930年 , 转入开明书店 , 主办《中学生》杂志 。
1931年 , 九一八事变后 , 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
抗战期间 , 他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 , 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 。
1946年 , 回到上海后 , 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及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
1949年 , 到达北平 , 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 。后任全国文联委员 。
1949年后 , 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 , 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 , 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进中央主席 。
教育和新闻编辑思想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和新闻出版思想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教是为了不教
文学为人生
易读性
文学作品
叶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 , 1914年开始创作文言小说 , 1918年开始发表白话文作品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和儿童文学作品 。
《春宴琐谭》: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倪焕之》:长篇小说
《隔膜》:小说集
《火灾》:小说集

【叶圣陶在抗战时期说过的话】

报章杂志
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
《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
《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
童话作品
叶圣陶曾写过以下童话: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子》
《皇帝的新衣》
《玫瑰和金鱼》
《月亮姑娘的亲事》
《含羞草》
《快乐的人》
《芳儿的梦》
等等
叶圣陶纪念馆
角直镇的叶圣陶公园叶圣陶纪念馆位于苏州吴中区角直保圣寺西园 , 这里是他1917年到1922年任教过的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原址 。
(1894~1988)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 。原名绍钩 , 字圣陶 , 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 。江苏苏州人 。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 , 1911年毕业后任10年小学教师 。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 , 1919年加入新潮社 , 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 , 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 。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 , 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 , 如《夜》、《倪焕之》等 , 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 。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 。“九·一八”事变之后 , 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 , 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 , 技巧日臻圆熟 。抗日战争爆发后 , 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 , 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 。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 , 《西川集》 , 《小记十篇》等 。他的散文感情朴实 , 意趣隽永 , 语言洁净 , 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 。《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