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在抗战时期说过的话( 四 )


“谁来讲述真相?”
没有一家上海报纸报道这起惨案 。首页新闻大多是中国京剧演员的闲谈 。上海报纸因为当局施压拒绝提及这起事件 。作为一名采访人员 , 叶圣陶当众指责道“为什么新闻采访人员们如此无情地对这起骇人的血案熟视无睹?为什么他们这么害怕真相?可笑的事没有人敢说出真相 。” 叶圣陶因此与郑振铎和胡愈之(1896年-1986年)一同创办了《公理日报》 他们不顾帝国主义强力压迫 , 全景展示这起惨案 , 是为了唤醒有良知和爱国心的普通大众 。同时也为了推动“五卅精神”在中国的传播 。
新闻报道新方式
为了更多的报道真相 , 《公理日报》提供了大众的讨论场所 , 名叫“社会裁判所”  , 以鼓励读者表达他们对社会的观点看法 。叶圣陶和其他《公理日报》的编辑们激烈的批评社会的不公 。这份报纸起到了对专制政权的监督者作用 , 同时在早期中国现代社会中启蒙了“新闻自由”的观念 。
由于财政困难和编辑们的意见不一 , 《公理日报》最终在创立22天后停刊 。叶圣陶从没有停止追踪真相 。在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 他参与到反抗国民政府的斗争中 , 为民主国家的新闻自由而奋斗 。
编辑本段教育和新闻理念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 。他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 , “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 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 。”这一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 。此外 , 叶圣陶促进了批判思维的深入人心 , 让人们认识到个人价值判断的重要性 。他认为这些学习技能应当被用来构筑学生的基础 , 同时也将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起点 。
文学为人生
叶圣陶在他反思现实生活的作品中动情地写道:
“在记忆中 , 我似乎从来没有撰述过自己有些模糊或者不甚清楚的知识 。换句话说 , 我不能写那些只是通过想象得来的东西 , 但我也没有失掉想象力 。我生活在城市里 , 乡镇和农村 , 我写在那些地方观察到的事物 。作为一名老师 , 我了解一些教育圈的生活 , 我也记录下来 。在一些相当基础和浅显的层面 , 我关注着中国革命逐渐的发展 , 同时 , 我也记录下这些事情 。”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CT 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 引自59页 。
他大多数的新闻作品由人们的生活得到灵感 。他相信文学作品不仅是用来供人消遣 , 而且也是反映生活和鼓舞读者思考现实的工具 。他感觉有义务去让读者知道在他们周围真实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他为什么想要将文学和新闻报道联系起来的原因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也被用来唤醒青年对社会的关心与敏感 。这个观点如同新闻工作者讲述真相的基本原则 。叶圣陶也以采访人员为毕生职业 。
易读性
在叶圣陶的作品中易读性是一个显著特征 。它意味着读者更有效率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 。作为一名采访人员 , 叶圣陶作中强调词语的运用 。这大概是因为在他做编辑之前 , 曾作了10多年的教师的缘故 。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 , 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 。当时的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他们不是拥有优秀写作技巧的素养 。他们的表达是不准确且意义模糊的 。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欣赏他们的文章 。作者不注意实用的重要性 。因此 , 文学作品难于被普通大众接受 。叶圣陶认为一个人只有把文章写得实际且易于理解 , 他才能够去只写一些风雅作品 。如果读者不理解文章内容 , 文章就毫无用处 。
关于叶圣陶的对联集锦天高地迥;
心旷神怡 。
——题长沙天心阁
得句疑人有;
看书不厌忘 。
——集句对俞平伯
得失塞翁马;
襟怀孺子牛 。
——赠友
精心参妙绪;
刻意谱新声 。
——赠某作曲家
雁山灵秀所钟;
烈士精神不朽 。
——题浙江雁荡山烈士公墓安息亭
有子荷戈庶无愧;
为人推毂亦复佳 。
——题某抗战家属春联
情超哀乐三杯足;
心有阴晴万象殊 。
——赠王伯祥
观钓颇逾垂钓趣;
种花何问看花谁 。
——自题
花好月圆 , 心清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