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或没有特效药|新冠没有特效药!疫苗也无法扭转疫情?( 三 )


同月27日,英国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公司联合研发的另一款候选疫苗,也宣布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其保护效力达70% 。尽管数字略低,但胜在价格便宜,更易量产分发 。
进入12月,英国、美国、加拿大、欧盟等欧美国家和经济体的监管机构,陆续通过辉瑞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 。
随着数百万剂疫苗陆续运往各国,供16岁以上民众使用,各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正式开启 。为进一步提升民众对疫苗的信心,美国副总统彭斯夫妇和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先后于12月18日和22日接种新冠疫苗,全程经电视转播 。
截至发稿前,全球已有至少5款新冠疫苗获得该项授权 。其中,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也陆续获得阿联酋、巴林等国批准,有效性高达86% 。
早在2020年6月,中国就批准了国产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并依据“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接种超100万剂次,且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 。
12月19日,国内新冠疫苗接种“两步走”方案正式出炉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未来将首先对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医疗疾控等重点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随着疫苗正式获批上市,或产量逐步提高,再向符合条件的公众实现应接尽接,逐步构建人群免疫屏障,以阻断病毒在国内传播 。
有业内人士透露,内地首批新冠疫苗预计接种5000万人次,首针将于1月15日接种完成,第二针于2月15日完成 。
尽管这些利好不断提振着公众抗疫的信心,但仍需强调的是,上述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仍有待长期跟踪检验 。
目前,亦有多款疫苗的有效性数据未经同行评议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这些未经证实的数据,连同研发企业暴涨的股票和学者“尚无足够数据证明疫苗能减少新冠病毒传播”的言论一起,被不断过度解读 。
真真假假间,唯一能确认的是,至今,我们仍未等来一支真正被证实能免于染疫、并经全面批准上市的新冠疫苗 。
被滥用的“群体免疫”“即使疫苗有效,我们也不大可能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正如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免疫学系主任查尔斯邦罕姆所说,向大规模人群生产、分销、接种疫苗需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短时间内,靠疫苗扭转疫情并不现实 。
为此,一些人开始聚焦于一种更“多快好省”的方案——群体免疫 。这原本是个为解决牛羊流产疾病而生的兽医学术语,后来才用于人群 。其核心在于,当一定比例的人群(作者注:一般为60%-80%)以自然或接种疫苗的方式对某种疾病产生抵抗力时,该病将不大可能人传人,人们就能获得集体免疫 。
新冠或没有特效药|新冠没有特效药!疫苗也无法扭转疫情?



比如,当95%和80%的人口接种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其余那些未接种疫苗的人仍能免受这两种疾病侵袭 。其他可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也多有类似阈值 。
事实上,直到新冠大流行前,实现群体免疫的前置条件仍是接种疫苗,而非放任人们自然接触病毒 。
显然,这一概念在疫情中被滥用了 。
早在2020年3月,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朗斯爵士就称,若60%或至少3600万英国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就能增强群体免疫力,让更多人对新冠免疫,从而减少传播 。不少瑞典科学家也乐观估计,到5-6月,斯德哥尔摩40%的人口染疫后,即可自然遏制新冠病毒传播 。
尽管该观点很快被极高的死亡率和住院病例增速所打脸,但仍不乏有力支持者 。
支持运动的最高峰出现在2020年10月4日,三位来自哈佛、牛津和斯坦福大学的流行病学家联合发布《大巴灵顿宣言》,建议仅重点保护高危易感人群,而让低风险人群恢复正常生活,通过自然感染来增强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并称这是“最富有同情心的做法” 。
截至发稿前,全球已有超过70.6万人联署,其中,超过5.2万人自称为医学、公共卫生学者或医务工作者,多数支持者来自北美 。
反对的声音很快跟上 。2020年10月14日,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在一份科学共识中尖锐批判称,群体免疫是“一个未获科学证据支持的危险谬论” 。
谭德塞也公开表示,世卫组织并不认同该方法,“其在科学和伦理上都存在问题” 。他进一步解释称,目前对新冠病毒的免疫情况知之甚少,尽管多数人可在感染数周内产生免疫反应,但仍不清楚反应有多强、多持久 。
此外,靠自然感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本身,很可能就行不通 。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人在首次感染新冠后再次感染,他们散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多地 。一些研究认为,二次感染时的症状可能比初次更重,还有一名89岁荷兰女性二次染病后不幸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