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哪些风景名胜地( 三 )


保留较多古南越语底层成分
古代南迁到岭南地区的汉人与“南越族”土著长期杂居,彼此间语言、文化、习俗等各方面不自觉地相互渗透 。粤语既有古汉语成分又有古代南越语成分,正是两个民族相互融合的结果 。现代粤语中也仍然含有许多古代“南越语”的成分,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 。如在粤语中“呢”表示“这”,“唔”表示“不”,“虾”表示“欺负”,“边”表示“哪”等等 。这都是“古越语”底层词的遗留 。古越语底层在粤语中非常重要,若抽去则粤语会严重“残废”,无法正常实现表达和沟通的语言功能 。
吸收了较多的外来词
粤语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 。近数十年来,香港粤语中吸收外来词特别多,影响著广东境内的粤语区 。这些外来词很多是普通话没有吸收的,如“士多”,普通话中说“商店”;有的是普通话吸收了但译法不同,如普通话中的“沙拉”在粤语中译为“沙律”;不少外国人名在粤语中的译法,亦与普通话存在很大差别,如现任美国总统Bush在普通话中翻译成“布什”,香港人则把它翻译成“布殊”,粤语译法与英文的发音更为相似 。
独特的句式和语法
粤语语法中有许多修饰成分倒置现象,此外还有许多很特殊的句式 。例如普通话中“怪不得”;在粤语中作“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 。又如普通话中“我先走了”;粤语中为“我走先”;普通话中"最近好吗",粤语中为"呢排点啊"等等 。
发音系统较复杂
粤语有相当复杂的声调系统,这与普通话(官话方言)差别非常大 。在粤语中相当完整地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而且还由阴入、阳入分化出中入 。标准粤语有九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关于粤语的发音和拼写,详见粤语罗马化方案(粤语拼音或粤语罗马字) 。
粤语的书写系统
现代粤语在正式场合里普遍采用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现代汉语白话文书写系统,其语法、词汇跟普通话书面语大致相同 。这种白话文的语法、词汇和用语与粤语有较大的差别,不过人们似乎已经基本上习惯了这种差异,不觉有大的不便 。但当人们用粤语读这种白话文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完全按照字面来读的 。朗读者会习惯上根据粤语语法、词汇及用语对字面文句进行调整,用粤语复述出来 。
大众媒体为贴近民众,不时会加入大量广东用语 。部分杂志会采用另外一套粤语自己的白话文书写系统,大量按照粤语语法及用语书写,不懂粤语的中文使用者是难以理解这种粤语白话文的 。报纸则会采取折衷方法,主要行文都是以普通话白话文书写,但在对话和引言中,会使用粤语白话文书写广东话对白,令文章更为生动,并避免在翻译成汉语白话文时出现失真 。
因粤语白话文书写会用到大量粤语独有的粤字,在Big5系统(由台湾公司建立的繁文系统)的计算机中没有收录这些字,书写粤语尤为不便 。香港政府早年曾推出一个香港增补字符集 HKSCS,收录了扩增粤字约5000字左右),如“啲”、“嘅”、“攞”、“揸”、“嘢”、“冚”等等 。在最新一版的增补字符集中,进一步收录了一些所谓的“粗口字” 。此做法备受质疑,因为粗口乃社会的一般禁忌 。但谈到学术层面,始终“粗口”不被普遍认同 。香港政府方面则表示收录“粗口字”乃方便警方录取口供时使用 。姑勿论谁对谁错,借著这套增补字符集,大部份粤语口语都可以被书写出来 。
由于并非所有计算机都装有广东字增补字集,粤语使用者在网上讨论区等非正式场合,在没办法打出粤字的时候,会折中地以英文的“o”代替口字旁,写成“o的”、“o既”、“o野”来代替“啲”、“嘅”、“嘢”这类粤字 。
粤海方言片
广州方言
广州方言又称“广州话”,为粤语的典型代表,但广府话本身亦不断地变化发展 。1949年前的广州话用词比以后的古雅,而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也较少 。
南番顺方言
广州本身乃由番禺及南海的一部份组成,所以广州方言其实可以算是南番顺方言的一个特例 。广州、番禺和南海的方言比较接近,但顺德有不少字的发音跟其他地方不同,例如:“凹”不读[l?p]而读[n?p];“吃饭”不叫“食饭”而叫“吔[yɑ:k]饭” 。
中山方言
石岐话主要流行于广东中山市的石岐区,与广州话相近,但又不尽相同 。对一些事物的名称或一般用语的叫法与广州话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 。中山石岐人能听得懂并把广州话说标准,但广州人或香港人并不一定说得准并完全听懂石岐话 。如广州话“瞓觉”(睡觉之意),“瞓觉”一说石岐话也用,不过一般称作“咪觉” 。广州话“头先”(刚刚之意),石岐话也用,不过多称作“啱先” 。另外石岐话在口音方面与广州话也有些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