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五 )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
(三)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题目解读】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 。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 。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
(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
(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 。
当然,分析技巧时我们要综合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等 。
【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 样的道理 。
【题型示例】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1.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
2.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 。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 。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 。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
答:错在不懂得“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 。既然写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 。
(四)语言特色型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
【题目解读】这类题目不重在个别词的运用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 。诗歌有豪放、婉约、沉郁、恬淡等多种风格 。此外还要准确地使用评价诗歌的一些术语 。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等等 。
【答题要点】
1.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活,概括语言特色 。
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
3.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示例】请分析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
答:(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 。
(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 。
(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 。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
(五)情感赏析
【答题要点】
诗歌情感的赏析,在古诗欣赏题中也常常涉及 。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探求在诗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从而进行归类 。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热情奔放、抑郁忧思、昂扬激越、静穆闲适,如果再具体一些,我们将初中所学的诗歌进行归类,大致又有以下常见的一些:离别之情、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爱国、思乡、关心民生等 。
【题型示例】
请阅读以下诗歌,试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1、诗中哪两句写出了诗人恬淡的胸襟?
2、请说说诗中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答2:本诗抒发了诗人静穆闲适的的情感 。
浅谈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命如何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本文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 。古诗,这个离我们已有几百年历史的中华文化瑰宝,是我国悠久历史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作为中国人,她是我们的骄傲,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读懂她,理解她 。然而,作为孩子,她到底能理解多少,能领悟多少?作为教师,我们又如何来实现《课标》的要求呢?本文将从“学习古诗的意义”,“如何感悟古诗的美”,“古诗教学的误区”这三方面谈谈自己对古诗教学的认识 。一、学习古诗的意义首先,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习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 。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即是这个道理 。由此可以引出其第二个作用即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这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契机 。其次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 。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再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 。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 。因此小学古诗教学的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论,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 。通过古诗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因为古诗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正所谓“诗以道志” 。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另外,古诗教学可以汲取古诗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 。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并且,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古诗学习不论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其他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进行古诗教学中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充分领悟古诗的意境 。二、读中悟美、悟情(一)强化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 。古诗和辙押韵,字数、句数整齐、均衡 。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一字一词包含着极丰富的内容 。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流动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我在古诗教学中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 。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 。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 。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二)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 。寻隐者来的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 。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概括童子的回答,并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 。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