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类教育类的本科毕业论文(11)


三、调查方法及内容:
(一)样本选择:城区小学共2个年级段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任意选择学生200名 。
(二)方法选择: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
(三)调查内容:
城区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模式
城区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城区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中的反映
城区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四、实施步骤、方法和时间安排:
1、实施步骤:(1)2003年6月确定调研内容并查找有关资料;
(2)2003年7月设计问卷调查的内容和形式;
(3)2003年12月至1月,实施问卷调查,采访相关人员,召开座谈会 。
(4)2004年1月至2月,分析数据,得出调研结果撰写调研报告 。
2、实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 。
五、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90份,回收率95% 。
各校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上基本相同,每周各班设置2课时为社会实践课时间 。全校性校外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1周 。
各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同小异,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指定学习领域的时间 。
表一: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
基本模式为:选择主题——设计方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1)主题的选择: A学科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延伸,B各学科内容的融合;C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D儿童感兴趣和关心的课题 。
(2)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包括如下环节: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步骤--活动策略--活动评价 。
(3)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社会考察、讨论分析、角色扮演、办报创作等社会活动方式,对主题进行探究、发现,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社会问题和科学现象进行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 。
(4)成果展示 。这一阶段是学生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展示,展示的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统计图表、照片,还可以是制作、建议书、新闻发布会等等 。
(5)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主要包括:活动中的参与度、主动性、创造性程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对工作完成的努力情况等 。总结评价的方式主要以自评为主,同时提供组评、师评,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下一个活动 。
表二:课程设置总目标
课程设置总目标 1、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2、了解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些常识;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6、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
表三、课程实施原则:
1、实践性原则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2、开放性原则 。社会实践活动应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 。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内容、过程及评价诸方面均具有开放性 。
3、自主性原则 。社会实践活动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提倡教师进行必要的和有效的指导,不要包揽学生的学习活动 。
4.生成性原则 。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
课程 。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注意不断生成的新的活动目标和新的主题,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不断完善 。
表四、课程管理:
1)教学管理
学校形成教导处——年级段——执教教师三级管理网络,由教导处从开发、实施到评价等环节对社会实践活动课进行全程管理 。年级段具体安排内容并制定评价办法,执教教师具体实施课程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