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类教育类的本科毕业论文( 六 )


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语文教师要把握好阅读量的问题 。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如果课外阅读的量过大,成为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吕叔湘先生认为学生每天至少要读3000-5000字,才能形成起码的阅读能力 。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在西方教育中,对培养学生习惯,看得十分重要 。认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才成功乃至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 。那么,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哪些呢?
(1)养成利用空余时间坚持阅读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在55年前就向大家介绍了发达国家的人们如何爱读书 。他说:“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他们的人民是如何地爱好读书,学问家不必说,就是商店的店员,工厂的工人,也都视书如命,得空就读书成了习惯 。”根据美国专业快速阅读网站列出的数据做一个估算:一个钟头可以阅读1万字,即使要费点心思的,一个钟头也可以阅读5000字,一本10万字的书,每天读一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一年最少也可以读10本 。再加上两个假期,以8个星期算,每天读3个钟头,3年就可以读30本 。所以只要坚持不懈,成绩是很可观的 。
(2)养成专心、诚实读书的好习惯
读书不能贪图博学的虚名,应当出于自愿,当成一种需要 。叶圣陶说:“在读书时,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纵观大意的,能够纵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习惯,也就差不多了 。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 共6页,当前第4页
(3)养成有计划、有选择的阅读习惯
养成有计划、有选择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因为面对出版物中鱼目混珠、美丑同在的状况,一定要认真审慎地选读品位高、质量好的书才能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 。再说,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的确有限,实在不容随意耗费 。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有计划地择优阅读 。读科学著作要读最新的,读文学作品要读名家名篇,读哲学著作要读传世经典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要“及时”,二要“精选” 。择优阅读就像“跑进仓库就得注意拣选,非取那最合用的东西不可”,“霉的、烂的、不合用的”一概不取 。叶先生在谈课外读物时候还特意为我们提供了可供阅读的四类书 。它们是:“各种科目的参考书”,“关于修养的书,如伟大人物的传记,学问家事业家的言行录”,“供欣赏的书,小说、剧本、文集、诗歌”,“供临时需要的书 。如预备练习游泳之前,去看一些讲游泳方面的书;当社会上发生了某种问题的时候,去看一些关于某种问题的书 。”当然,我们也“不要定下‘这不许看,那不许看’的禁令”,而是把“取缔书报的心思和力气移用到培养学生识别力的方面去 。”事实告诉我们,学生是非常喜欢课外阅读的,指导学生养成有选择的阅读习惯何等重要 。
(4)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读书笔记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想到了什么,随时把它记下来而所写的文字 。想的时候往往比较乱,比较肤浅;写下来就非有条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 。所以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 。读书笔记或者采用列表的形式或者采用杂记的形式,可以根据所读的书的性质而定 。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比如,马克思读书就常在书上画线或做读书笔记,隔一些时候,又要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做上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那非常强而精的记忆 。不少人“书到用时方恨少”,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懒于做读书笔记,这是很不好的阅读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阅读时记笔记,才有利于将手脑活动与思、看、忆配合在一起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记笔记的形式除了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列表”“杂记”而外,还可以是摘录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梗概提纲、简短书评乃至心得体会,此外还需要把作者的姓名、书名或篇名、出版的时间地点记清楚,以便日后查找 。
4、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
指导读书方法,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学生需要知识,渴望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而许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为此,我安排每周一节以课外阅读为主的晨会课,以保证每天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