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教案怎么写( 八 )


望木瓜山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
2、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呢?谁能来读一读?
3、刚才我们学的两首诗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李白的孤独与哀愁,同学们你想安慰他吗?你想怎么对他说?
3、背诵《静夜思》,李白你不要孤愁,你时刻想着家乡的亲人,家乡的亲人此时也正想着你 。
▲背诵《赠汪沦》李白,不要孤愁,因为你拥有,你不忘故人,你的好朋友汪伦同样也念叨着你呢 。
▲背诵《望庐山瀑布》李白,不要孤愁,因为你拥有,你一生游历了名山大川,此时庐山的瀑布也正想着你呀!
▲李白啊,李白,你永不孤愁,因为你拥有,时隔千载的今天我们仍在传承,仍在大声诵读你那不朽的诗篇 。背诵《独坐敬亭山》
(第二课时)《望洞庭》
(一)整体读,感知美 。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字梦得 。洛阳人 。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 。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
5、同桌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 。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
(二)理解读,洞察美 。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
(1)自由理解 。
(2)小组内研讨 。
(3)全班交流 。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
重点研讨(1)作者在什么时候望洞庭?(2)刘禹锡是在哪儿望洞庭呢?(3)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诗中这样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比喻)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 。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 。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
三、总结:
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
(第三课时)《忆江南》
一、调起来
1、 一说到春天,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然后用一两个词语来描绘 。
在音乐中回味、想象春天后,交流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光明媚、春花烂漫、百花盛开、百鸟争鸣、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春意盎然……
春天真是太美了!此时此刻,你还想起了哪些有关春天的诗词?生吟诵春天的诗词:《咏柳》、《春夜喜雨》、《春晓》、《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