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汉武帝的诗词( 三 )


《乐记》曰:“王者功成作乐 , 治定制礼 。”班固述武帝之功 , 其一即为“作礼乐”(《汉书·武帝纪“班固赞曰”》) 。礼乐乃儒家之重要内容 , 也是儒学参与政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诗、赋、颂”则为其表现形式 。史曰:“至武帝定郊祀之礼 , 祠太一于甘泉 , 就乾位也 。祭后土于汾阴 , 泽中方丘也 。乃立乐府 , 采诗夜诵 , 有赵、代、秦、楚之讴 。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 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 , 略论律吕 , 以合八音之调 , 作十九章之歌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圆丘 , 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 , 昏祠至明 。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 , 天子自竹宫而望拜 , 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 。”(《汉书·礼乐志》)礼乐作为政治制度在汉武帝时树立起来 , 诗赋为之一盛 。郊庙歌辞“其所以用於郊庙朝廷 , 以接人神之欢者 , 其金石之响 , 歌舞之容 , 亦各因其功业治乱之所起 , 而本其风俗之所由 。”(《乐府诗集》卷一)诗赋缘饰政治 , 非武帝之提倡而不能为 , 果真为武帝之功 。武帝自己说:“朕不变更制度 , 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 , 天下不安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二·汉纪十四·武帝征和二年)兴礼乐 , 建郊庙之歌颂 , 亦可为武帝自信精神之表征 。是故武帝受诗教 , 对其政治思想是影响到了的 。

武帝爱诗 , 故亲近诗赋之士 , 从而影响到政治制度的改易 。武帝即位之初 , 就集文学赋士于周边 , 与之游历 , 从而在皇宫内形成内朝 。试看武帝朝亲幸者:司马相如自不待言 , 乃汉赋大家;严助“留侍中 , 有奇异 , 辄使为文 , 及作赋颂数十篇”(《汉书·严助传》);朱买臣被“召见 , 说《春秋》 , 言《楚辞》(《汉书·朱买臣传》);终军“少好学 , 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汉书·终军传》);李延年“性知音 , 善歌舞 , 武帝爱之”(《汉书·外戚传》);至于枚乘 , “梁客皆善属辞赋 , (枚)乘犹高 。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 , 及即位 , 乃以安车蒲轮征乘 , 道死……乃得其孽子(枚)皋”(《汉书·枚乘传》);枚皋“为赋颂 , 好嫚戏”(《汉书·枚皋传》) , 以是大为贵幸 。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赋家 , 枚乘赋九篇 , 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 , 吾丘寿王赋十五篇 , 严助赋三十五篇 , 朱买臣赋三篇 , 儿宽赋二篇 , 枚皋赋百二十篇 , 庄葱奇赋十一篇 。内朝官中多有赋家者 。
文学辞赋之士形成中朝之后 , 成为武帝亲幸的政治势力 , “上令(严)助等与大臣辩论 , 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 , 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 。武帝依靠诗赋之士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 加强了中央集权 , 使得自己的抱负和思想得以伸展 , 同时 , 也使得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发生重大变更 , 那就是 , 中朝的建立 , 使得中央决策操纵于皇帝之手 , 决策机关内移到内宫 , 而以三公九卿为首的外廷 , 只成为政策的执行机关 。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一大变局 , 奠定了前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中朝制度的产生 , 固然有社会、政治、经济诸因素的作用 , 但 , 武帝因与诗赋的亲近关系 , 群集诗赋之士 , 俾之咨询、掌故、决策 , 无疑直接促进了它的形成 。
武帝爱诗赋 , 固非附庸风雅 , 武帝常读诗 , 而且识诗 ,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 , 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汉书·司马相如传》)枚皋“上书北阙 , 自言枚乘之子 。上得之大喜 , 召入见待诏 , 皋因赋殿中 。诏使赋平乐馆 , 善之”(《汉书·枚皋传》) 。可见 , 武帝对诗赋有较好的鉴赏能力 , 能判断诗赋的高下 。不仅如此 , 他对诗也有极强的感知力 , 李延年尝“侍上起舞 , 歌曰:‘北方有佳人 , 绝世而独立 , 一顾倾人城 ,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 佳人难再得 。’上叹息曰:‘善 。世岂有此人乎?’”(《汉书·外戚传》)司马相如“既奏《大人赋》 , 天子大说 , 飘飘有陵云气游天地之间意”(《汉书·司马相如传》) 。能与诗赋的境界如此感同身受 , 其文学造诣自不待言 , 庶几可称之为文学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