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简介和起源( 五 )


古诗简介简介
古体诗,又称古风 。《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 。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了一个专题名称 。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 。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 。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
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
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 。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 。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 。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 。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
诗歌简介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而不称"首" 。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 。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 。"一个名叫支通的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聊箸诗一首 。"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
作者简介关于诗词的李煜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的李煜能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无奈命运弄人,也是刻于历史卷宗上的亡国之君 。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后主本有集,已失传 。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