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语文诗词曲五首的理解默写急( 四 )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①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 。诗中的茅屋即指草堂 。②【三重茅】几层茅草 。三,泛指多 。③【挂罥】挂着,挂住 。罥,挂 。④【长】高 。⑤【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 。坳,水边低地 。⑥【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 。⑦【竹】竹林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顷】一会儿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⑧【向昏黑】渐渐黑下来了 。向,渐渐 。⑨【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⑩【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安得】如何能得到 。
【广厦】宽敞的大屋 。【庇】遮盖,掩护 。【寒士】贫寒的士人 。【突兀】高耸的样子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① 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军府所在地为轮台(现在新疆轮台),这首诗就写于此 。判官,官名,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官吏的僚属 。武判官,生平不详 。京,这里指长安(现在陕西西安) 。②【白草】一种晒干后变为白色的草 。③【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④【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 。与下面的“罗幕”一样,是美化的说法 。⑤【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 。⑥【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硬弓 。⑦【控】拉开 。【瀚海】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中军】主帅的营帐 。⑧【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指武判官 。⑨【辕门】军营的大门,古时行军扎营,以车环卫,在出入处用两车的车辕相向竖立,作为营门,故称辕门 。⑩【掣】拉,扯 。
(5)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①选自《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龚自珍(1792-1841),字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现在杭州市)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己亥杂诗》宫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 。②【吟鞭】诗人的马鞭 。吟,指吟诗 。③【落红】落花 。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了,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
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的几个问题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
2.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3.刘胡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英勇就义 。
杨靖宇民族英雄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 。
语文人教版八下与朱元思书和诗词曲五首的理解性默写和练习题《与朱元思书》
1.文中总说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
2.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3.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也是文章的主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