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有关的诗词( 二 )


愧非流水韵 , 叨入伯牙弦 。
32、王勃《杂曲歌辞·杂曲》
歌齐曲韵 , 舞乱行分 。
33、崔道融《梅花》
香中别有韵 , 清极不知寒 。
34、武元衡《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
蓬山高价传新韵 , 槐市芳年挹盛名 。
35、杨巨源《题表丈三大夫书斋》
诗题三百首 , 高韵照春霞 。
36、方干《除夜》
晓韵侵春角 , 寒光隔岁灯 。
37、皮日休《太湖诗·孤园寺(梁散骑常侍吴猛宅)》
磬韵醒闲心 , 茶香凝皓齿 。
38、徐氏《题彭州阳平化》
晚寻水涧听松韵 , 夜上星坛看月明 。
39、李端《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阮籍供琴韵 , 陶潜馀秫田 。
40、沈亚之《村居》
月上蝉韵残 , 梧桐阴绕地 。
41、张仲素《上元日听太清宫步虚》
灵歌宾紫府 , 雅韵出层城 。
42、张南史《竹》
天风乍起争韵 , 池水相涵更绿 。
43、韦庄《三用韵》
笛声随晚吹 , 松韵激遥砧 。
44、郑南金《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日字》
风起韵虞弦 , 云开吐尧日 。
45、司空图《杏花》
诗家偏为此伤情 , 品韵由来莫与争 。
46、孙光宪《更漏子》
求君心 , 风韵别 , 浑似一团烟月 。
47、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用伸酬谢》
抗韵吟比雅 , 覃思念棿摛 。
48、薛能《杂曲歌辞·升平乐》
佩响交成韵 , 帘阴暖带纹 。
49、张说《春晚侍宴丽正殿探得开字》
字如龙负出 , 韵是凤衔来 。
50、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茂功期舜禹 , 高韵状羲黄 。
51、无可《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旧事》
春来诗更苦 , 松韵亦含凄 。
52、耿湋《元日早朝》
远珂时接韵 , 攒炬偶成花 。
53、骆宾王《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一作洛滨对雪忆谢二兄弟)》
积彩明书幌 , 流韵绕琴台 。
54、李百药 《火凤词二首》
娇嚬眉际敛 , 逸韵口中香 。
55、陈昌言《白日丽江皋(一作鲍溶诗)》
何年谢公赏 , 遗韵在江皋 。
56、李百药《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献寿符万岁 , 移风韵九成 。
57、王绩《山夜调琴》
从来山水韵 , 不使俗人闻 。
58、司马逸客《雅琴篇》
愿持东武宫商韵 , 长奉南熏亿万年 。
59、吕温《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
忆尔山水韵 , 起予仁智心 。
60、李乂《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风泉韵绕幽林竹 , 雨霰光摇杂树花 。
61、储光羲《贻阎处士防卜居终南》
石门动高韵 , 草堂新著书 。
62、羊士谔《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幽亭来北户 , 高韵得南金 。
63、韩仲宣《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花字)》
云浮宝马 , 水韵香车 。
64、吕温《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
雅韵人间满 , 多惭窃和难 。
65、独孤及《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
芳名动北步 , 逸韵凌南皮 。
66、马戴《宿翠微寺》
积翠含微月 , 遥泉韵细风 。
67、刘孝孙《咏笛》
凉秋夜笛鸣 , 流风韵九成 。
68、钱起《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 , 奉呈元相公》
兴来文雅振 , 清韵掷双金 。
69、李夔《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
阮籍蓬池上 , 孤韵竹林才 。
70、李峤《鼓》
舜日谐鼗响 , 尧年韵士声 。
71、李峤《莺》
声分折杨吹 , 娇韵落梅风 。
72、卢僎《让帝挽歌词二首》
西园有明月 , 修竹韵悲风 。
73、李峤《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宸心千载合 , 睿律九韵开 。
74、储光羲《酬李壶关奉使行县忆诸公》
离居忽有云山意 , 清韵遥转舟楫事 。
75、王建《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
二十韵新诗 , 远寄寻山俦 。
76、子兰 《对雪》
密密无声坠碧空 , 霏霏有韵舞微风 。
77、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唯仗十篇金玉韵 , 此中高旨莫阶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