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有关的诗词( 三 )


78、耿湋《听早蝉歌》
风萧萧兮转清 , 韵嘒嘒兮初成 。
79、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 , 酬李相公见寄》
禁静疏钟彻 , 庭开爽韵虚 。
80、李百药《杂曲歌辞·火凤辞》
娇嚬眉际敛 , 逸韵口中香 。
81、王邕《湘灵鼓瑟》
宝瑟和琴韵 , 灵妃应乐章 。
82、萧颖士《留别二三子 , 得韵字》
相与爱后时 , 无令孤逸韵 。
83、陈叔达《听邻人琵琶》
虽有相思韵 , 翻将入塞同 。
84、张昌宗《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叔夜弹琴歌白雪 , 孙登长啸韵清风 。
85、李贺《昌谷诗(五月二十七日作)》
鸣流走响韵 , 垄秋拖光穟 。
86、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瑶琴久已绝 , 松韵自悲秋 。
87、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 , 恩命追赴阙下》
激扬音韵彻 , 籍甚众多推 。
88、刘祎之《奉和别越王》
管声依折柳 , 琴韵动流波 。
89、修睦 《松》
细韵飕飕入骨凉 , 影兼巢鹤过高墙 。
90、刘禹锡 《酬留守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寄》
挥毫成逸韵 , 开合迟来宾 。
91、骆宾王 《尘灰》
洛川流雅韵 , 秦道擅苛威 。
92、薛能 《升平词十首(乐府作升平乐)》
佩响交成韵 , 帘阴暖带纹 。
93、段文昌《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
乍疑蝉韵促 , 稍觉雪风来 。
94、庄若讷《湘灵鼓瑟》
微音时扣徵 , 雅韵乍含商 。
95、王勃《圣泉宴》
兰气熏山酌 , 松声韵野弦 。
96、武元衡《酬陆员外歙州许员外郢州二使君》
艳歌愁翠黛 , 宝瑟韵清商 。
97、秦韬玉《题竹》
卷帘阴薄漏山色 , 欹枕韵寒宜雨声 。
98、张濯《题舜庙》
向晚风吹庭下柏 , 犹疑琴曲韵南薰 。
99、王勃《杂曲》
歌齐曲韵 , 舞乱行纷 。
100、白居易《寄题盩厔厅前双松(两松自仙游山移植县厅)》
清韵度秋在 , 绿茸随日新 。
101、段文昌 《题武担寺西台》
鸟行看渐远 , 松韵听难穷 。
102、崔泰之《同光禄弟冬日述怀》
吟草遍簪绂 , 逸韵合宫商 。
103、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露下悬明珰 , 风来韵清徵 。
104、刘禹锡《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拂拭鱼鳞见 , 铿锵玉韵聆 。
105、刘禹锡《谢窦员外旬休早凉见示诗(奉书报诘朝有宴)》
风韵渐高梧叶动 , 露光初重槿花稀 。
106、孙鲂《老松》
郁郁复苍苍 , 秋风韵更长 。
107、贾岛《赠友人》
五字诗成卷 , 清新韵具偕 。
108、刘禹锡《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 , 因以赋之》
遥光泛物色 , 馀韵吟天籁 。
109、刘禹锡《酬乐天闻新蝉见赠》
人情便所遇 , 音韵岂殊常 。
110、刘禹锡《海阳十咏·切云亭》
波摇杏梁日 , 松韵碧窗风 。
111、方干《听段处士弹琴》
泉迸幽音离石底 , 松含细韵在霜枝 。
112、窦常《过宋氏五女旧居(宋氏女姊五人 , 贞元中同入宫)》
谢庭风韵婕妤才 , 天纵斯文去不回 。
113、杨巨源《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
满箧清光应照眼 , 欲题凡韵辄裴回 。
114、刘禹锡《裴祭酒尚书见示春归城南青松坞别墅…高侍郎之什命同作》
白云难持寄 , 清韵投所希 。
115、修睦《东林寺》
碑古苔文叠 , 山晴钟韵长 。
116、厉玄《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
韵流多入洞 , 声度半和云 。
117、刘禹锡《酬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
夜树风韵清 , 天河云彩轻 。
118、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缘情韵骚雅 , 独立遗尘埃 。
119、孟郊《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
太守不韵俗 , 诸生皆变风 。
120、孟郊《静女吟》
此志谁与谅 , 琴弦幽韵重 。
121、伍乔《题西林寺水阁》
怪石夜光寒射烛 , 老杉秋韵冷和钟 。
122、陆龟蒙《袭美初植松桂偶题》
轩阴冉冉移斜日 , 寒韵泠泠入晚风 。
123、白居易《官舍小亭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