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诗词( 二 )


1961年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在开会之余,于9月8日书写了《清平乐·六盘山》一词 。《清平乐·六盘山》词中有一句,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为“旄头漫卷西风”,毛主席书写时改为“红旗漫卷西风” 。并复董老一封信:“必武同志:遵嘱写了六盘山一词,如以为可用,请转付宁夏同志 。如不可用,可以再写 。顺祝健康!毛泽东一九六一年九月八日” 。毛主席在董老给他的信竖排末行左上方用铅笔批注“已办” 。
董老从庐山回到北京后,申德纯打电话告诉黑伯理,请毛主席书写的《清平乐·六盘山》词已经写好,来京取 。宁夏的领导和干部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激动 。黑伯理、王晓风同志立即动身赴京,到董老的秘书申德纯处取到了毛主席这首词的手书墨宝 。
黑伯理回到银川后,由宁夏日报社总编辑张源和摄影部采访人员米寿世精心将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6张16开宣纸手书墨宝拼成条幅,照像制版,于1961年9月30日首先在《宁夏日报》头版套红刊发,配发了编者按语,并发表了题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社论 。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厅请了银川市制砚刻字合作社阎子江、阎子洋、关富强等工艺人员雕刻毛主席词《清平乐·六盘山》的石屏 。他们到贺兰山采石,并把石料运往北京,在德胜门外找了个地方开始雕刻创作 。历时数月,将毛主席词的手迹《清平乐·六盘山》精心镌刻于褐色贺兰石板上,凹进去的字呈紫红色,用楠木作框,一幅长3米,宽1米的贺兰石屏挂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 。
毛泽东主席词《清平乐·六盘山》手书墨宝和毛主席写给董老的信原件现存放在宁夏博物馆,1982年由中央档案馆征集收藏 。
董老受托写给毛主席的信,多年来一直没有人提到过,也没有人公开见到过 。1997年国家档案局李明华到宁夏档案局任副局长,当时在区党委办公厅工作的作者请他从中央档案馆帮助查找毛主席当年题写“宁夏日报”和书写《清平乐·六盘山》的有关档案资料 。结果是,毛泽东主席题写“宁夏日报”的档案资料未查到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rowse/browse_detail.php?qid=2845705
诗句中有顷刻字并且意思是一会儿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 。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 。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 。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 。菊灿疏篱情寂寞 。枫红曲岸事彷徨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之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