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春夏秋冬的诗句( 七 )


【【【秋】】】
1《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 , 一遍洗寰瀛 。
暑退九霄净 , 秋澄万景清 。
星辰让光彩 , 风露发晶英 。
能变人间世 , 攸然是玉京 。
【诗文解释】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 , 清洗整个天宇人世.
暑气已退 , 天地清净 , 秋色澄明 , 万物清丽.
满天繁星隐藏了光彩 , 让给月色 , 金风水露反射出耀人光芒
经常变换的是人间 , 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诗文赏析】
这首词虽是“玩月” , 但全篇无一月字 , 读来却觉满卷月华 , 天上人间 , 心摇神荡 , 足可见词人运思的匠心 。
2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
朝来入庭树 , 孤客最先闻 。
【诗文解释】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 , 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 。凌晨 , 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 , 树叶瑟瑟 。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 , 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 。来到耳边了 , 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
【诗文赏析】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 , 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 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 , 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 。
3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诗文解释】
上片写景 , 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一个“异”字 , 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 , 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 , 重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 , 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 , 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 。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 , 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边塞 , 虽则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 , 但在古诗人的笔下 , 却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迹 。
下片抒情 , 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 。端着一杯浑浊的酒 , 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 , 可是边患没有平息 , 那能谈得到归去?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 , 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 , 流下了浊泪 。在这里 , 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 , 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
【诗文赏析】
综观全词 , 词的意境开阔苍凉 , 形象生动鲜明 , 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 , 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 , 读起来真切感人 。
【【【【冬】】】
1孟郊《苦寒吟》
天寒色青苍 , 北风叫枯桑 。
厚冰无裂文 , 短日有冷光 。
敲石不得火 , 壮阴正夺阳 。
调苦竟何言 , 冻吟成此章 。
【诗文解释】
天气寒冷 , 脸色变成了深青色 , 凛冽的北风呼啸在无叶的枯桑中 。孟郊一生生活贫困 , 诗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的不平之鸣 。其代表作《苦寒吟》可以看作是诗人一生悲凉的形象写照 。没有这样的经历是写不出如此深刻感触的 。
【诗文赏析】
本诗所表达的意境是:孟郊一生生活贫困 , 诗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的不平之鸣 。其代表作《苦寒吟》可以看作是诗人一生悲凉的形象写照 。
2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唐·柳宗元《江雪》
【诗文解释】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 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 , 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 , 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
【诗文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 , 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 。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 , 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 , 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 。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 。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 , 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 。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 , 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 。诗人淡墨轻描 , 渲染出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