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八 )


稍稍将目光转移,诗人看到了天地间别的景物 。“一片孤城万仞山” 。对此仍是那样地强烈 。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则众多,高达万仞 。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 。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来了 。
诗人在上两句用这么大的魄力写景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为了写景中之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 。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的内容 。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 。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 。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间萦绕 。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 。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 。现在,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仿佛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 。但是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 。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 。但这种忧伤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 。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可见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