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雄心壮志的诗句( 二 )


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
雄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
有关雄心壮志的古诗词1、就义诗
明代: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
译文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
生平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
2、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
3、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宋代: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译文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 。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 。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 。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4、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
描写雄心壮志的诗句

5、对酒
清代: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
译文
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
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
表雄心壮志的诗词都有哪些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 。军营将士都能分到犒劳的烤牛肉,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
搏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 。只可惜已成了白发人!

注释
陈同甫:陈亮12世纪,字同甫(又做同父),辛弃疾的好友 。富有才华,坚持抗金,终生未仕 。为南宋豪放词派的重要词人
①破阵子:词牌名 。题目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②挑(tiǎo)灯: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明亮 。
③梦回:梦醒 。吹角:军队中吹号角 。连营:连接成片的军营 。
④“八百里”句:指部队驻扎的范围 。一说指牛,有一头骏牛,名叫“八百里驳(bò)” 。《晋书 王济传》和《世说新语 汰侈》麾(huī)下:帅旗下面,此处泛指兵营 。麾,古代指军队的旗帜 。炙(zhì):烤熟的肉 。
⑤麾(huī)下:指部下 。麾,军旗 。
⑥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 。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反映边塞征战的乐曲 。
⑦的(di)[四声或二声]卢:一种烈性快马 。相传三国时刘备被人追赶,骑“的卢马”一跃三丈过河,脱离险境 。
⑧霹雳(pī lì):响声巨大的强烈雷电 。
⑨了(liǎo)却:完成 。天下事:指收复中原 。
⑩可怜白发生:感叹的悲壮语,头发都白了,还没能实现平生的壮志 。

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 。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 。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 。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 。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排斥、诬陷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 。他不得不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 。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 。